【每日讀詩詞】唐詩鑑賞辭典
 
熱賣排行榜
紙本書
電子書
莫斯科紳士
精準寫作:寫作力...
哈佛商學院的美學...
貓咪也瘋狂(全彩...
82年生的金智英
痠痛拉筋解剖書【...
刀(奈斯博作品集...
理想的簡單飲食
看懂好電影的快樂...
當時間開始:地球...
 
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認識藝術的本質,你最需要的一堂課
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認識藝術的本質,你最需要的一堂課(絶版)
絵筆のいらない絵画教室

分類: 藝術設計 > 繪畫音樂
書號: AB2004R
作者: 布施英利(Fuse Hideto)
譯者: 梁若琦
出版社: 如果
書系: AT
出版日期: 2014-03-0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 9789866006487
規格: 15 cm * 21 cm / 平裝 / 黑色
頁數: 192 頁   
定價: 280
關鍵字: 藝術欣賞 生活美學 繪畫 美術教育
哪裡買: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獎項: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
內容簡介

繪畫不是「說明」,而是「表現」,
你是不是傳達出了難以言傳,只能表現的東西?

東京藝術大學教授布施英利的NHK繪畫講堂
只要兩天,就能讓你創作的方式完全不同!

  一位教「藝用解剖學」的大學教授,回到小學去教繪畫,他會用什麼方式去教小孩子呢?
  他如何只用兩天的時間,讓單純的小孩學會思考,在繪畫技巧之前,更重要的是藝術的本質!
  戶外實習+繪畫教學,只要兩天,人人都能畫出風格獨特的作品。

  藝術的本質在表達看待世界的方式,如何觀察?如何思考?體會到了什麼?
  結合這些的成果,呈現出來的就是藝術!
  在拿起畫筆之前,更重要的是進入大自然,藉由自然的觀察,抓住藝術的本質與元素。

  誰需要這本書?
  ●從事美術教育的人一定要讀
  ●想和自己的小孩一同浸淫在繪畫世界的人要讀
  ●希望自己的繪畫突飛猛進的人更要讀
  ●從藝術教育到全人教育,藉由繪畫進而親近世界

  附: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教案

名人推薦

「這是一本很奇特的書─使用了完全不同的觀念教我們去看世界。...我很高興看到這樣一本自科學的角度談藝術與美感的著作。看上去是一本很輕鬆的繪畫入門,卻真有些深奧的道理,值得教師先生們深思。」──漢寶德(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

  「當我在課堂上把《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故事轉述給學生聽的時候,從那些閃著光芒的美麗眼眸看來,他們希望站在課堂上的人是布施英利!」──陳懷恩(台中教育大學美術系副教授)

作者簡介

布施英利

  生於1960年。
  1984年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1989年修完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藝術學),為學術博士。
  研究所期間主攻達文西,對達文西師法自然的繪畫理論頗有心得,在學中即與當時的東大教授˙知名的腦科學專家養老孟司出版共同著作兩本,之後著作超過二十本。

  1990年到94年擔任東京大學醫學部解剖學助理,現為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準教授。
  他的作品從美術評論到科學論述、小說,涵蓋範圍很廣。是日本最重量級的藝用解剖學者。他同時也是兩位男童的父親。

  著作有《教室外的五堂藝術課》、《腦中的美術館》、《去探索屍體!》、《美術館有腦》、《兔子》等等。

譯者簡介

梁若琦


  輔大日文系畢,譯有多本著作,《雙胞胎》、《我的命運》、《現代都市的美學記憶》、《古典音樂就是這樣子!》等。

目錄

推薦序 科學的方法教繪畫 漢寶德 世界宗教博物榮譽館長
推薦序 拿著解剖刀的繪畫老師 陳懷恩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系副教授
作者序

這是「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
小孩子的畫兩天就改變了

1  在小學教美術
2  開始上課
3  請畫出一條魚
4  你知道李奧納多.達文西嗎?
5  放下畫筆,去釣魚
6  解剖釣到的魚
7  認真看待活過的魚
8  忘掉所有的經驗
9  開始畫吧!
10  畫完成了
11「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是正確的

為什麼不需要畫筆呢?
1 為什麼是「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呢?
1  漱石這麼說……
2  拜訪名畫
3  畫出「一切」……達文西
4  畫得好的畫並不是好畫……畢卡索
5  優秀的畫家向大自然學習
6  所以是「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

2 小孩子全都是天才
1  孩子,到底是什麼?
2  衝動的孩子
3  達文西的傑作──〈吃飯〉
4  大家都是「孵育中的藝術家」
5  小孩子是已進化的未來人
6  幼體性熟理論
7  畢卡索發現了「兒童」
8  尋找自我之中的「小孩子」!

3 嬰兒畫畫的時候
1  逗寶寶的一種遊戲──「不見了,不見了,哇!出現了」
2  何謂復演說
3  牙牙學語
4  用手指
5  咦──那是什麼?
6  一開始的繪畫
7  腦所見的世界
8  人為什麼要畫畫?

4 天才畫家也曾經是小孩
1  畫這幅畫的少年是?
2  梵谷的〈向日葵〉沒有影子的理由
3  兩種看法
4  塞尚和莫內
5  眼的視覺
6  腦的視覺
7  到底如何去看?
8  童年要做的事

5 藝術的極致就是師法「自然」
1  為什麼要置身大自然
2  內臟是內在的大自然
3  生命的記憶
4  「心」在內臟裏
5  藝術的極致就是師法「自然」
結語

實踐篇
實踐1

挑戰「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 ──畫一條「魚」
1  先畫一張
2  查圖鑑
3  尋找名畫中的魚
4  丟下畫筆,出外旅行
5  站在海邊
6  用蛙鏡看水底世界
7  拋出釣魚線
8  觀察釣到的魚
9  解剖魚體(1)準備用具
10 解剖魚體(2)解剖後進行觀察
11吃魚
12再一次觀察活著的魚
13那麼,來畫畫吧!
14畫作完成了

實踐2
挑戰「使用畫筆的繪畫教室」
──人物素描
1  人物素描
2 畫一幅好畫
3  挑戰自由獨創的畫
4  著眼「光與影」
5  接下來,描繪「光與影」
6  是形體,還是陰影?
7  再度挑戰人物素描

實踐3
該如何評論一幅畫?
──小孩子的畫該怎麼欣賞?
1 細部怎麼表現
2  「光與影」的反差
3  色彩
4  構圖
5  動作、時間的表現
6  主題
7  是否有所發現
8  不是在說明,而是一種「表現」
9  有畫出生命嗎?

推薦序一

科學的方法教繪畫

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 漢寶德


  這是一本很奇特的書。一位解剖學的教授到小學去教繪畫,使用了完全不同的觀念教孩子們去看世界。也就是在教孩子使用畫筆之前,先教他們怎樣觀察。

  文藝復興以來的畫家是通過解剖了解人體,所以當時的藝術家必須先有科學家的態度,甚至先做科學的研究,徹底的了解自然,才去摹寫自然。如果這本書的作者只是用這種態度去教孩子畫畫,那也?有什麼稀奇了,不過是老調重彈。有趣的是,這位布施英利先生並沒有把科學的觀察放在藝術的創作之前,做為一種過程,而是把科學發現的過程當成藝術創作的過程。這才真有意思呢!

  小孩子有原始的衝動,其中最重要的是好奇心,不為成見所囿的好奇心。科學家的態度就是排除一切成見,與可能形成定見的障礙,完全回到直覺。因為回到觀察的原始狀態,每個孩子天生的敏感的觸覺就發生作用;每人所看到的異於他人,這就是創造心理的起點。

  布施英利寫書的方法很奇特,初讀不容易理解。簡單的說,他這本書的第一章,畫魚之前先釣魚,是忘掉所有的經驗,也就是不受既有的框框所限。

  第二章第一節的關鍵語是向大自然學習。也就是說,別照著畫冊子畫,別去美術館看畫,也別照著相片畫!

  第二節的關鍵語是小孩子擁有無限的未來。孩子沒有知識,沒有常識,卻有內在的創造力,因為他有衝動,有抽象思考的能力,一直不斷挑戰自己。

  第三節的關鍵語是人畫畫的目的是留下腦中真實的自己。因為他要證明自己的存在。

  第四節的關鍵語是繪畫之始要仔細看清楚。腦子只看它想看的,不想看它看不到的。要繪出腦子所見。因為腦子想的,就是孩子們內心蠢蠢欲動的火苗。

  第五節的關鍵語是「生命的記憶」。所謂師法自然是指內在的自然,也就是藝術的極致。

  這些都是作者智慧的結晶,也許被我過份簡化了,但他要述說的確實只是這樣簡單而又艱深的觀念。

  我感到很有趣的是,作者偶而提到「美」字,在深層的觀念上與我所談的美有互通之處。在此舉出三點與讀者分享。

  他認為達文西的畫是「畫出能滿足所有類型人的畫。畫家不能只畫能滿足其他畫家的畫,他必須對各種不同的人產生影響。(63頁)」

  作者認為他的不用畫筆教學的方法不是為了畫出像照片的畫,而是為了學會哪種畫都能通的「美的基礎」(64頁)。

  以上這兩點說明了他的藝術觀是尋找普遍、共通的美感,雖然並沒有明確的討論甚麼是美。他的教學法原是鼓勵孩子們自我發展,希望孩子們各人看到不同的自然,然而他不忘告訴我們,藝術仍要異中求同,尋求普遍價值。這美是甚麼呢?他約略提到孩子們畫不出畢卡索的畫,因為構圖與空間結構不是孩子可以模仿的。他提到畫中隱含了「美的本質」。

  要尋求美的普遍價值,不免要找其來源,他在107頁提到美與生命價值的關係。他說:「舉凡生物有兩個目的,就是個體的維持和物種的維持……人們為此進食與繁殖後代。」繪畫在本質上是否無關呢?他又說:「人有想留下後代的本能,當這個本能與生殖切割時,就開始有畫畫的行為。」因此他的結論是:「將此欲望淬鍊後,提升到一個高處就是藝術。」

  這就是我常說的:美感是本能,與本能切割後的美感就是文化。我很高興看到這樣一本自科學的角度談藝術與美感的著作,而且下了這樣的結論。看上去是一本很輕鬆的繪畫入門,卻真有些深奧的道理,值得教師先生們深思呢!

推薦序二

拿著解剖刀的繪畫老師

陳懷恩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系副教授


  一本解剖學教授寫的書,卻能夠讓引領讀者的情思,甚至回想生命中的各種深刻經驗,真是不可思議!《不用畫筆的繪畫教室》就是這樣一本書,像花火引信,只是穩穩的延燒著,然後在每個讀者的意識暗空中綻開繁花千樹。

  這本書的書名很有意思,首先,「不要畫筆」並不是事實,因為作者只是希望每個孩子先親近自然,走向世界,學習看到事物的方法,然後再拿出畫筆!其次,這門課程不常使用「繪畫教室」,孩子們學畫的地方在湖邊、理化教室、解剖台上,他們不是在學習或鍛鍊繪畫技術,而是學習體驗生命,體驗自然,再將蓄積在腦海和生命記憶中對魚的體驗再現出來。

  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孩子們認識自己,也認識了自然;通過繪畫表現自己,也表現了自然!這才是體驗美學和美學體驗的真面目,也是當代藝術教育家嚮往的全人教育歷程,一個能夠將藝術教育、生命教育和自然教育融合為一的豐富體驗歷程。

  布施英利經常說自己是寫文章的人,從本書來看,他不只是寫,還寫得好!「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的開場,並不說什麼大道理,只是描述自己─介甫入中年的東京藝術大學美術解剖學教授,應NHK電視台之邀,回到故鄉群馬縣藤岡市小學,擔任兩天「學長與學弟見面」的繪畫課程,面對著一大群孩子,這堂課該從哪裡開始?

  故鄉同學們的面貌都已改變,但是他們的兒女卻翻版似的坐在台下,這幾乎是一個時空錯置的生命舞台吧!孩子們開始畫魚,畫面上卻全都是頭朝左、尾向右、呆張著嘴的簡筆死魚。這堂課還能怎麼教下去?那麼,帶著這群從來沒有真正「體驗」過魚的孩子們去湖邊釣魚吧!讓他們親手解剖釣上來的魚。通過這場夾雜著驚恐、興奮、刺激…的自然體驗之旅,孩子們不但真正看到了魚,還讓每一條魚在畫紙上活了起來。

  作者在書後自我回顧這個奇妙的歷程,寫下一句雋語:「釣魚、解剖魚,都只是為了實際感受魚還活著這件事!」原來,手執解剖刀的繪畫老師,要教給所有小朋友的不是冰冷的知識,而是自然生命的可貴,以及最容易被忽略的事實:活著,就有意義!

  這就是布施英利的筆法之妙!看他側寫小孩釣魚時的爭勝緊張,描繪理化教室裡人馬雜沓解剖活魚的場景,再看他用簡易的名家對比法,說明兒童體驗自然之後所畫出的作品,中間又隨時夾議夾敘自己對生命成長歷程的回憶、喟嘆與各種閒語……,都使得這本書宛如一部動人的日本動畫,又像是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風味。

  日本朋友常說他們在侯孝賢的鏡頭中看到一些日本導演逐漸失去的東西,布施英利在他的社論中也曾如是說。然而從這本書舒緩有情的文字看來,那些東西其實還在他們的思維和環境中吧?

  說完故事之後,布施英利輕鬆的使用科學語言訴說著我們該向孩子學習,孩子又應該向自然學習的想法;再用生活式的語言講解目視覺與腦視覺的觀看差別。他企圖鋪述以達文西之名所提出的藝術與科學不再切割的境界,卻又不著痕跡的說明了某種東方式的多元智能,更通過對生命的細微觀察,死生的對比,發現生命與活處的精采。

  書後的實踐篇,乍看像是標準作業程序或是繪畫課單元教案的文字,其實是布施英利對五感體驗如何獲取的菁華指南,說明精簡,又發人深省。我的感覺是:這本書的正文令人動心,附錄的簡語令人動容。

  布施英利是日本學術界的菁英,在攻學之初,便毅然擁抱達文西的自然認知之路,在學院內一路攻讀美術解剖學,現在更在東京藝術大學教授美術解剖學,已經升到準教授了!但是我們卻能在他的文字裡看到藝術生命的熱情。看他的書,不難感應到他的東方美學情調,也能理解他所繼承的「藝外求藝」,乃至於「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家思維方式。然而布施英利為什麼會踏上以刀探命、切膚證道的解剖體驗之路?

  很顯然的,解剖學對他來說,不只是藝術造形活動的工具知識,或是藝術觀察和藝術評論的依據,更是直切心靈和情意的探究。這樣沛然的心靈,最終要建立的是一套涵容性更強的,科學、藝術和生命體悟無可切割的身體美學吧?

  我其實有些好奇,文字創作量這麼豐富的人,在藝術科系裡會教導學生什麼?又想教給現在的學生什麼?這讓我想到當年在師範大學修過的「藝用解剖學」,課名略異,真正的差別在授課者。我的任課老師是國畫宗師溥心畬的兒媳婦,從米蘭回來,穿著陰丹士林布旗袍,素淨天真,梳著整潔的長辮子,完全不通世事,更不會教書。課堂上只叫我們自己看書本上肱三頭肌的長相,學期末再用素描作品抵分。

  更多的時間只是對著值日生─輪值和老師聊天的學生─娓娓細說溥儒的藝事風華。有一次在校門口巧遇,老師見我向她敬禮致意,竟然笑著跟我握手!握手的方式僅在傳記文學類書籍中見過──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按一下我的掌心。我也笑著,伸出去的手很緩慢的收回來,時空有點凝凍,畢竟那是民國七○年,不是民國初年。

  後來的學弟妹們似乎不像我輩鄉愿寬厚,或許需師孔急,或許爭取受教權心切,有人在美術系的白牆上噴漆寫著:「要解剖老師!」校方大為緊張,以為學生想殺人。這種緊張倒不是毫無根據的,從希臘文和拉丁文字源來看,解剖學(Anatomy)一字的意思確實是「把身體完全切開」,然而切開以後呢?每個人的認識似乎都不一樣。

  民國初年,徐悲鴻到歐洲看畫,開口就嫌棄法蘭德斯繪畫上都是一些死魚爛肉,但是回國以後,仍然要求學生注意解剖學的正確,強化素描作品上的關節描寫,以便走上寫實之路。自此解剖學列入藝術科系重要學科。

  有人認為這門課程應該關心藝術造形活動可以用到的解剖學說明,提供從人物速寫、雕塑動態到3D建模所需的各種應用知識;有人以為既然叫做解剖學,就應當講究醫學科學的正確性,也該仔細檢討藝術家和藝術作品所呈現出的解剖學問題,結果就是分析安格爾的〈土耳其浴女〉,脊椎究竟多了幾節?塞尚畫的青年像兩手為何長短不一?都是藝術討論上的重要案例。

  但是這些想法都是工具理性思索的成果,布施英利希望展示的解剖學,並不只是通向客觀描繪現實物體的工具性知識,不是一套冰冷可怕的醫學技術,而是可以喚起藝術熱情的生命探索。

  從這個角度來說,布施英利並不孤獨,台灣四、五年級的美術系學生對生物骨架與標本都有一股莫名的眷戀,有人到大屯山搜山找牛骨,有的去蘭嶼尋訪胖嘟嘟的刺魨,畫面上如果沒有各種獸骨,就不夠超現實,畫室裡假如不掛點骨骼標本,彷彿也不能營業。

  自己這些年來在大學裡上繪畫課,也準備了幾個常設的單元,我讓學生蒐集動物骨骼、化石圖像資料,希望他們通過手繪、轉印和拓染,畫出會在歷史黝暗中朝著我們湧現的骨架,或者被吞噬到墨痕中的骨骼,有時希望學生進行骨骼與局部肉身的對比,希望他們能夠縱放筆線和顏料,在肉體形象與骨架間任意交纏。

  這個單元對於成長在電腦影像處理技術和建模運算的新世代學子來說,有兩分趣味,三分疑惑,五分折磨!至少,當他們把蒐集到的圖像資料張貼在看板上時,最興奮的人常常是我。

  不過,上個星期課堂結束以前,我把《不用畫筆的繪畫教室》的故事轉述給他們,從那些閃著光芒的美麗眼眸看來,他們希望站在課堂上的人是布施英利!

作者序

該如何才能畫出一幅好畫?


  我想,首先就是不要去畫。什麼?不去畫?對,正是如此!畫出好畫不需要畫筆。
  
  正如這本書所說,涉獵畫畫之外的萬事萬物,自然在不知不覺中畫畫就會進步。

  為什麼即使不練習畫畫也能進步?以棒球為例,就算不做打擊練習,打擊率也會上升,道理是一樣的。真是如此嗎?
  事實上,的確如此。

  藝術和學問、運動不同,要知道數學、社會、理科、英語好不好,從考試成績即可得知,但是為藝術評分卻非常困難,。運動也一樣,從紀錄上可以一目瞭然。然而藝術並沒有衡量能力的標準,當然看得懂的人一見分曉,不過並沒有適用於每個人的評分標準。

  看小孩子的畫,什麼地方該褒獎、什麼地方該修改,大部分的父母親不是專家所以也不甚清楚。不,也許就連教美術的老師也不知道呢!在這本書中我想教大家一些重點,身為父母親及老師的您,不能不知道如何分辨出一幅好的圖畫。

  再者該讓小孩子做些什麼?我也會舉出一些實例,若能按照書中所言,小孩子的畫一定會比現在進步,而且不是「表面上」進步,而是「實質上」的長足進步。

  藝術的本質在於如何看待世界,各種技巧不過是枝微末節,一幅優秀的畫,不用說是必須掌握住「本質」的。

  請別誤會,我並沒有說看不懂的畫才是藝術。這本書想寫的是,一幅不論誰看了都會覺得「哇!真美的畫」,其技術基礎不在於「如何運用畫筆和畫具」的問題上。

  訓練繪畫的技巧,要先拋掉畫筆,不用畫筆那要用什麼?在這本書中會有詳盡的介紹。
  
  唸書不行、運動也不行,即使什麼都不行,你也不能就此評斷他的繪畫能力。也許唸書、運動都不行的孩子,卻在獨具藝術方面獨具天分也說不定。不過,真相無法用考試、碼錶和打擊率等數字來計算。

  任何人的繪畫天分都是無法檢測的。以往就是用檢測把眾多孩子的藝術嫩芽硬生生摘掉地了呢!

  才能,原本就沉睡在各個孩子當中。讓那被埋沒的才能發揮出來,這種考試測驗和紀錄都看不出來的才能,那就是藝術。我希望這本書若能引發出更多孩子的繪畫才能,那就太好了。

  此外,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教導孩子的父母親及老師如何教導孩子繪畫。但繪畫不只是孩子的專利,繪畫的訓練和年齡無關。而且這本書所敘述的是如何學會畫的「本質」力量,所以從初學者到專業畫家,應該都會有值得參考的地方。

  那麼,我們就進去「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開始上課囉!

法國人帶你逛
羅浮宮: 看
問出世界名畫
大祕密: 看
插畫考:那個
開創風格的時
安野光雅寫給
大家的七堂繪
放鬆,tog
ether:
風之畫師(韓
劇《風之畫師
和舒皮一起愛
手作、繪生活
看畫10分鐘
,練出孩子的
畫吧!時尚插
畫這樣玩:享
問出現代藝術
名作大祕密:
跟著Soup
y˙放鬆to
繪食尚:你的
第一本蔬果著
百萬隻躲貓貓
百萬隻汪汪汪
路茲先生的經
典插畫技法書
不懂神話,就
只能看裸體了
Via的動物祕
密生活:用一
藝術天才的巔
峰對決:藝術
365.天天貓
和日麗
畫城市:跟著
建築師,認識
365天.明天
去哪個國家?
厲害插畫家,
必學的風格畫
印象派,看不
懂就沒印象啊
藝術家帶你玩
上癮的畫畫課
【玩上癮的美
術畫畫課系列
藝術顧問寫給
職場工作者的
讀出中國繪畫
的內心戲:十
大英博物館給
世界的藝術課
【頂尖博物館
給世界的藝術
每天來點神知
識—希臘神話
漫遊按讚藝術
史:在地作者
漫遊怪奇藝術
史:從怪奇小
【漫遊藝術史
套書】(二冊
找出插畫風格
的關鍵50招
漫畫.圖解「
被消失」的藝
不懂神話,就
只能看裸體了
當代藝術,如
何看【長銷經
西洋美術欣賞
,有配方:面
【世界頂尖博
物館給大家的
羅浮宮給世界
的藝術課【暢
鉛筆(SDG
s主題繪本)
瘋狂美術館:
藝術史上的天
藝術的40堂公
開課:透過故
Copyright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
服務電話: (02)8913-1005 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andbooks@andbooks.com.tw Design By Devis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