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神話+世界太BORING
 
熱賣排行榜
紙本書
電子書
莫斯科紳士
精準寫作:寫作力...
哈佛商學院的美學...
貓咪也瘋狂(全彩...
82年生的金智英
痠痛拉筋解剖書【...
刀(奈斯博作品集...
理想的簡單飲食
看懂好電影的快樂...
當時間開始:地球...
 
母女不易碎:寫給天下媽媽vs.女兒的不傷心關係學
母女不易碎:寫給天下媽媽vs.女兒的不傷心關係學(絶版)
You're Wearing That?:Understanding Mothers and Daughters in Conversation

分類: 親子教養
書號: HB0016
作者: 黛伯拉˙泰南
原文作者: Deborah Tannen
譯者: 張玄竺
出版社: 大寫
書系: be-Brilliant
出版日期: 2015-11-2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 9789865695354
規格: 15 cm * 21 cm / 平裝 / 黑色
頁數: 256 頁   
定價: 280
關鍵字: 親子關係 親子溝通
哪裡買: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內容簡介

 當她們一開口,

前一秒可以像姐妹淘,下一秒能變仇家!

 

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10週經典名著

全美權威語言學女教授親身體驗 數千個案分析研究

改變母女間「刻意不直說的話」與情緒盲點

幫助每一對媽媽與女兒,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和好

 

女人一生會經歷許多身份,最初影響她們性格的角色是「女兒」;

而讓她們百感交集,完整感受到存在意義的是成為「母親」。

但世上那麼多曾是女兒的媽媽,為什麼始終不能理解女兒的想法?

 

──答案就在:那些說出口與說不出口的話

 

 

「如果在幾年前問我,我會說我花了一輩子在逃離母親。如果現在問我,我會說我花了一輩子,試圖找到她。雖然我在寫這本書時失去了她,但是在撰寫這本書的過程裡卻幫我找回了她。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幫讀者找回自己的母親或女兒,無論是在記憶中或在聊天過程裡。」

──黛伯拉.泰南(本書作者)

 

 

這是世界上愛最深也是責任最重的關係。母女是最關心彼此、更是最會批評彼此的人。

母女之情也是女性活力的泉源、女人們最難以割捨的親情形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要跟生命中最親密的「她」和平共處並不容易。想想這些談話內容,是否常在妳們之間出現:

 

「妳很煩耶,不要再念了!」

「都長那麼大了,可不可以不要再讓我擔心?」

「我媽只要一句話,就能瞬間讓我的日子變黑白!」.

「我女兒都三十歲了,怎麼都還這麼不會想!」

 

聽出以上母女間「問題對話」的引爆點了嗎?如何破解話語裡的拐彎抹角以及隱晦不明的情緒?這些聽來真是「莫須有」的指控嗎?如果媽媽與女兒們能夠跳出框框,用第三者的眼睛觀看母女關係,就能瞭解問題的「起點」,並且找到扭轉現狀的方法

要搞砸母女對話很容易,隨口一句就能讓原本愛妳的女兒可能會埋怨一輩子;相對地,女兒的一句無心話語,也總能讓妳多年的努力毀於一旦。不過維繫母女關係並不難,只要我們用對方法、找出並破解每句話裡的「字面」與「隱藏」訊息,就能讓身處在懸崖峭壁邊的妳,安全地回到地面上。

 

◆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母女對話,妳很快就可以:

●讓母親角色的關心不再是嘮叨,更不是控制

●讀懂彼此話語中的隱含訊息,進而理性溝通

●在對談字句中,發掘彼此發自心底的「在乎」

●抹去兩人埋藏已久的裂痕,重拾母女間的親密感

 

這條橫亙母女之間悠久的長河,包含了所有過往對話的總和。在其中流動的,對母親而言是可貴的青春;對女兒而言,則是一生美好的時光。本書將化解母女溝通的誤區、重拾女人間的親密對話,讓妳用更客觀清澈的角度坦然面對一生中最細膩、也最重要的關係!

 

在三個月內,順利搞定母女關係,成功達成「六大成果」:

成果1 改善母女對話模式

成果2 增進日常和諧相處

成果3 打造專屬的親密關係

成果4 深入了解對方的想法

成果5 重拾平和的情緒反應

成果6  充分發揮身為女性的潛力

作者簡介

 作者

 

黛伯拉˙泰南 Deborah Tannen

 

美國最受歡迎的人際溝通類書暢銷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兼具深度與日常性。

黛伯拉先前的著作《男女親密對話》(You Just Don't Understand)曾蟬連三年《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並在世界各地被翻譯成三十種語言版本;《職場談話術》(Talking from 9 to 5)則登上《紐約時報》商業暢銷書、《我是為你好》(I Only Say This Because I Love You)榮獲「美好人生書獎」(Books for a Better Life Award);並另著有《我不是那個意思!》(That's Not What I Meant!)等多本著作。

黛伯拉是喬治城大學語言學教授,並且是《歐普拉脫口秀》、《今日秀》、《早安 美國》、《夜間秀》、《20/20》、全美公共電視《面面俱到》等節目的常客。

 

譯者

 

張玄竺

 

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碩士主修英國文學,學士主修則為英國文學與中國文學。現從事教學及翻譯工作,譯作有《抱歉,我搞砸了你的公司!》、《停止浪費自信的低潮調適思考法》。

目錄

 前言

1 「我們可以聊聊嗎?」母親與女兒的談話

我應該冒著看似漠不關心的風險「避開」這個話題呢?還是要冒著讓對方更受傷的風險來「表示關心」,甚至讓人覺得自己很多事?

2 「母親」,關心和批評我的人

這麼多女兒從未得到母親的稱讚,卻在母親友人口中聽到「妳媽好稱讚妳,老是講起妳」時感到的訝異。

3 別拒我千里之外——女人」的重要性

回想一下,媽媽得準備三餐、整理家務、買孩子的衣服、洗衣服,一切都是永無止盡、每天得做的事,可是家庭成員鮮少意識到這些家務正無聲地進行中。

4 「她很像我,她不像我」——妳到底有完沒完?!

在親密和距離之間的拉鋸,有些掙扎是無可避免的。「一樣」會讓妳們更近或更遠?「不一樣」就會是距離嗎?

5 好了,我不想講了!

如果一方發現對話快變成她不喜歡的樣子,就會想提前結束話題。雖然雙方都對這場歹戲拖棚的肥皂感到厭倦,但用來轉台的按鈕似乎就此卡住了。

6 「誠徵母親」,職務需求如下

得要能勝任家中的溝通中心、公關部長、首席檢察官、最好的朋友、育兒指南、勉強合格的學生、情緒避雷針、審判長、完美典範、自己人生的角色扮演。

7 最好的朋友,最壞的敵人

在任何年紀,失去母親都是一件難以承受的事。妳哀悼自己曾擁有的母親,也對自己曾經希望擁有的母親不再懷抱希望。

8 「喔媽,我等一下回妳喔」

通訊科技擴展了面對面溝通的所有可能性,也「放大」了誤解和受傷的感受。好好地運用其中的益處,並將「缺點」縮到最小。

9 溝通有方法:讓妳們親密又獨立

當我們停止移動,或是朝反方向移動,或許會有一段不自在的時間,但總比冷酷無情或漫無目的地移動,甚至是掉進深淵裡要來的好些……

後記

身為母親/女兒,這輩子都在等待這句話。

致謝

 前言(摘錄)

 

    送給全天下的女人們,為自己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和好

 

    讓我們回想一下母女之間最棒的談話,又或是她們之間最糟的對話。在這些媽媽和成年女兒之間的對談中,她們總比外人更能以一句簡單話語撫慰彼此的心情,又或是讓對方身陷難過痛苦之中。我們以字面上觀看母女之間的關係,它正是「各種極度關係之母」(Mother of all relationships)的寫照。「母親」這個稱謂與身分,可能是多數女人最有活力的生命之泉、最深切的親情關係,同時也是最深刻的怨懟,甚至可以說是恨了。女兒與母親之間的關係,更讓我們非得面對內心的投影,並迫使我們面對「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及「我該如何面對家人和外人?」等等的重要問題。

 

    在妳我的生活中,「母女關係」一直有著極大的力量,這股力量不斷地影響著女孩們,直到她們長大成人、即使她們的母親早已離開人世;對母親而言,這段關係也影響著自己的生命,即便女兒已經成人,甚至她也成了別人的母親後仍不曾間斷過。在母女之間,某個當下或記憶中的話語,都會對彼此帶來極大的重量。我在《男女親密對話》(You Just Don't Understand)一書中提到,在同一個對話內容中,男人和女人可能有著全然不同的解讀。

 

    同樣地,在母親和成年的女兒之間也是如此,即便她們都是女性,而且多數情況下說的是同樣的語言,也因為雙方都是女人,這些語言多半是在協調親密感、影響力和距離感。改善母女間的溝通方式,就像打破男女之間的溝通障礙,是需要基本的互相理解,得從另一方的角度觀看事情。在本書中,我提出讓母女彼此理解的辦法和具體的建議,期望改善母女之間的對話及關係。

 

    在每一個關係、每一場對話中最難的,便是她們該怎麼親近彼此,或是和對方保持距離,還得讓這種親密感不致變得有侵入性,或是威脅到自由和自己所能掌控的生活。如此說來,母女關係就和所有的關係一樣,甚至更是如此。一方面,母女這種親子關係裡,結合了最深的連結、最令人舒適的親密感;另一方面,卻是彼此在爭奪控制權的無力掙扎。雙方都高估了對方的勢力、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兩邊都渴望自己被看見、被接受,而將另一方視為任性而為或是沒盡到應盡的責任。

 

    不過女性之間,也會因為與母親或是成年女兒的對話而感到被撫慰,抑或是被傷害。有些對話使關係更好,有些則能使彼此突破誤解,甚至不會讓好好的對談瞬間充滿痛苦和憤怒。母女雙方都希望能擁有最多的關心和親密,同時能將緊繃的母女關係裡不可避免的傷害降至最小。

 

以實際案例,分析研究親子間的溝通模式

 

    《母女不易碎:寫給天下媽媽 vs. 女兒的不傷心關係學》和我前一本《男女親密對話》(You Just Don't Understand)類似,都是以前一本書衍伸而來。我在第一本大眾書籍《我不是那個意思!》(That’s Not What I Meant!)介紹了幾種對話方式,並分析這些對話在我們生活中各個層面的影響,在這本書的十個章節裡,最受到大家注意和最引起共鳴的,就是男人與女人的對話了。因此我開始研究男女對話,並寫下了《男女親密對話》。同樣地,在討論家庭關係的《因為我愛你》(I Only Say This Because I Love You)一書中,最受歡迎的章節是:「畢竟我是你媽」,其中最讓讀者喜歡的則是母親與成年女兒間複雜又沉重的關係。

 

    在受到讀者回應的鼓勵下,並希望能釐清自己與母親之間的緊張關係,我轉而研究母女之間的對話,希望能對這種特殊而緊張的關係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因為這是一個即使一方不在,仍會持續激起強烈情感,並成為我們生活重心的一種關係啊。

 

    雖然本書是針對母女關係為主軸,但我並不諱言,裡頭提到的母女對話內容,也有可能出現在母子、父女和父子之間,只是這方面我尚未進行比較性研究。身為一個研究社會語言學的語言學教授,我在書中採用了個案研究,在社會語言學的「語言學」方面,書中許多結論都是根據轉述或者錄音的對話而來。至於「社會」層面,透過分析自己參與或聽過的對話,就像某些社會學家或人類學家或小說家一樣,成為身邊事物的觀察者和分析者取其精要。

 

    此外,在本書中提到的許多案例,都是透過自己所參與的、聽到的、或是別人轉訴的談話內容擷錄出來,其中不少來自熟識或是剛認識的朋友,因為知道這本書主題的女性們,通常會自發性地貢獻自身經驗。不過,書中最主要的研究基礎,取自於受訪者錄下的對話加以分析,也分析了授課學生所繳交的逐字檔報告,且徵求學生同意才使用。

 

    除此之外,我也安排了與我認識的朋友,以及她們所認識的女性聊聊天,這也可以稱之為「訪談」。希望藉此能讓她們在面對母親或女兒時有更多一層的認識與了解。若訪談的方式是以面對面進行,我會錄下對話再打成逐字稿;若是電話訪談,我也會戴著耳機訪問並一邊用電腦記錄重點;如果是email往來,則會將來往信件列印出來。在多次訪談中,我都會先跟媽媽聊過後,再單獨跟女兒對談,亦或反之。有兩次的訪談經驗中,朋友熱情地幫我邀請了一群我不認識的女性,並安排一起用餐。在我訪談的對象裡(說真的比較像是在聊天,因為我都沒有預先擬定好問題提問),包含各個年齡、種族和族群,雖然許多案例都來自亞裔、非裔和歐裔美國人,但我沒有再細分這些個案,也不打算再細分她們的經驗等等。同樣地,在這些個案中,從聾啞人士到聽力正常、同性戀到異性戀的女性都含括在內。

 

    在收錄的個案中,我都先徵得當事人的允許,因此她們才能更自在地傾訴自己的經驗與故事。為了與個案們坦承起見,(否則用自己學生、朋友和家人的資料似乎有點居心叵測)我都會讓她們知道她們的案例將用在哪個章節裡,並確定她們了解後,請對方考慮清楚自己想使用真名或是化名。使用化名的個案,通常只有家族姓氏,若是以真名出現在書中的,我則會引用全名。

 

    書中所採用的分析研究法,是我從柏克萊大學博士畢業後,近30年來的學術研究為基礎。在本書中使用到的所有概念及研究,都在相關學術刊物中有詳細的解說。有興趣的讀者們,可以參考我的網站: www.deborahtannen.com

無心的壞話,
會寄放孩子一
Coach父母
學:從「教養
媽媽的心願清
家庭主夫手記
(合輯本)
孩子,我們一
起靜心吧:正
小小廚房酷食
育: 孩子的
當下的教養:
找回你的自我
覺醒父母:找
回你和孩子的
遜媽咪交換日
記:一樣的育
如果父母老後
難相處:如何
圖解孩子的失
控小劇場:阿
青少年身心療
癒處方箋:第
媽媽,琦琦,
和她們的女兒
謝謝你,讓我
成為爸爸:韓
當下的父母:
你是孩子自愛
圖解青少年的
難搞小劇場:
【阿德勒親子
小劇場套書】
【與父母自在
相處】(三冊
【打造家庭好
關係套書】(
這樣說,孩子
願意配合與改
母愛有毒:掙
脫束縛療癒母
如果父母老後
難相處(二版
從陪伴開始的
全腦教養:腦
【身心整合全
腦教養套書】
圖解孩子的失
控小劇場(全
Copyright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
服務電話: (02)8913-1005 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andbooks@andbooks.com.tw Design By Devis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