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品剩餘數量:
  123456
大寫出版
上市日:2013/2/25
定價:
330
新書預購特惠79折:261
 

很多人對於中醫會有這樣的誤解,但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中、西醫其實是各有特長的,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人提出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中醫是否都會調養很久,其實要看病人的病症是什麼,如果用藥用對了,對症下藥的話,病就會好得快。

以最簡單的例子「感冒」來說:比如「流鼻水」這個症狀,西醫開的藥就是抗組織胺;咳嗽就是會開止咳藥,那其實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西醫的治療會透過藥物將病症壓制住,往往帶來的副作用都會是頭昏腦脹、昏昏欲睡,吃了藥也許鼻水不流了,可是鼻子卻脹得很不舒服。中藥在運用上不會有這樣的副作用,而且醫生的判斷如果正確、病情不是拖延到十分嚴重,通常治療的效果都會非常迅速,感冒很快就可以好起來。依經驗來看,多半是吃個兩、三次藥就能夠痊癒。

所以重點在於你看的「科」是不是正確的。

中醫在婦科、內科等項目是比較有特長一些的,而內科中還包括了生殖泌尿系統、消化系統、自律神經等等;而自律神經失調的具體病狀就如躁鬱、抑鬱、失眠、或者內分泌失調等等。像是女性到了更年期,比較容易發生荷爾蒙失調的問題,現代醫學的處置通常就是注射或服用荷爾蒙,這樣的方式也可能會有致癌的疑慮。至於中醫大概會針對不同的症狀判斷「這是屬於哪一種更年期的情形」再依體質給予不同的藥方。

至於外科的部分,中醫確實是比較不擅長,但也不見得就是弱勢。在大陸有很多中西醫的合作,例如腸胃道組織急性壞死的「急腹症」,大部分處理是以開刀直接拿掉壞死的部位,但術後的恢復,中醫就可以發揮很大的效果。如果單一的項目不能到達一百分的效果,結合兩者確實能夠發揮更好功效,那就應該運用各自的特長,為醫療提高最佳品質。

中醫藥也不見得就是「慢」的,我們就以婦科的「不孕」來看:西醫大多是做試管嬰兒、吃排卵藥或是荷爾蒙進行調經;但有些人再怎麼吃就是無法懷孕。而中醫對此的施診,不乏有人吃中藥三或六個月就成功懷孕的例子。
 

四物對於一般女生並不陌生,它是在生理期結束後用來恢復體力的良方。市面上的四物飲其實不同於傳統中藥熬煮的四物湯,尤其現在的四物飲又有添加其他成份,使藥性比較溫和,適合長期飲用。

女性一生保養的階段分為三期:分別是10─18歲的青少女成長期,這個時候須要的是奠定身體健康的基礎,除了快速發育之外,也是體質轉換的第一期;從18─45歲這個階段,是月經來潮後的時期,須要注意的就是體態維持及生理養護,加強美麗保養的階段;45歲以後就會是預防衰老的更年保養,此時的體內雌激素會下降,必須靠外來的補充,也要注意心血管疾病及關節的照護。

生理期的時候不能服用四物飲,但為了使經血通暢、減少腹痛的不舒服感,可以用生化飲來幫助經血排出體外。以前的婦女多是在家中生產或者是由助產士接生,為了預防產道細菌感染而有生化湯的配方,就是為了使婦女產後排除多餘的子宮內膜,將體內瘀血清除乾淨而設計,所以具有強烈的清瘀效果;但現在的婦女都在醫院生產,有良好清潔的環境,因此生化湯的配方也會有些微的調整,使其效用不再那麼強烈。和四物飲的理念一樣,生化飲的效用也會比較溫和;所以它們在販賣時都是食品居多。

四物飲在生理期結束後連續服用七天是最有效果的。它具有補血、增強體力的功能,如果身體狀況是正常的情形下都能飲用,能達到滋補養生的效果。「婦女以血為本」就是只要將血(生理期)照顧好,身體其他部分就比較不容易產生問題。以四物來說,在現代藥理分析的概念而言,四物可以糾正貧血、改善血液循環……你將會發現,只要「血」的部分搞定了,生理的狀況也就改善了。

至於哪些人該吃四物呢?回答這個問題不如反向思考,我們要問:哪些人不能吃四物?如同上述所說,四物飲是種溫和的配方,所以大多數人都能飲用。唯獨腸胃較敏感的人、感冒、最近脾氣火爆、除了兩頰、下巴外的青春痘體質(因為長在兩頰、下巴這種倒T的青春痘,也是因為生理期不調而滋長)、口乾甚燥、晚上睡眠多夢的這些體質,都不建議食用四物飲。如果還是想藉四物來改善身體狀況,除了感冒的人以外,可以稀釋飲用,讓身體有較長的適應時間。

四物主要的藥材為「當歸、川芎、芍藥和熟地黃」。以這四味中藥為底的四物變方高達八百多種,一切治血病的配方其實都是以四物為參考總方的,像是養肝丸、八珍湯等都是四物的變方。

當歸的功能在於補血調經;川芎用來活血,使體內的氣走得更順;而芍藥最主要的功用是養血,讓肝功能的造血更順利、也能幫助減緩止痛;熟地黃則是用來補血。芍藥加上熟地黃這樣的配方,是用來幫助舒緩疼痛感,促進體內紅血球和血小板數量增生,改善臉色蒼白、皮膚乾燥、粗糙等問題,讓女性不會因為嫁了人之後,就變成了黃臉婆,主要功能在保養。

女性生理期結束後起算的兩周,是生理代謝最好的,此時的雌激素大量分泌,黃體素下降,所以此時除了四物養生之外,還可以配合減肥的產品如:減肥茶、纖體精華、茶花等,效果會最為顯著。但在生理期結束後的第二周開始,因為黃體素開始上升,因此女性開始會出現煩躁、青春痘、水腫等情形,這時也可以搭配「龜苓膏、玫瑰茶、六味地黃丸」等幫助情緒和身體狀況恢復正常,尤其六味地黃丸具有類似雌激素的成份,可以幫助減緩情緒不穩定的情形。這個時期的生理痘是一個循環性的生長,多半從下巴開始長,接著是兩頰;這種類型的痘痘會在生理期前一周到達生長頂峰,在生理期一結束之後就消除了。所以這個期間除了四物之外,可以用上述所說的輔助食品調理。

至於男性服用四物飲會不會有副作用呢?答案是不會的。四物原來的配方,是給打仗的男兒補充體力用的哦!後來因為發現對女生的生理調養很有幫助,漸漸才變成是女性的特權。所以男生在感覺得虛弱沒有體力的時候,也可以喝四物飲的,加上四物飲本身就比較溫和,所以副作用較少。如果擔心效果太好,也可以採用稀釋或少量多次的方式飲用,喝喝看,可以讓你活力旺盛哦!

此外,市面上有許多「四物飲」,飲用時也要注意。四物對人體而言,會是一種比較全面的需求,所以坊間有許多如四物雞精、或者是四物鐵等,這種的四物成份都沒有很高,也許其他的功效會對身體產生其他良好的影響,但那並不是四物的功效,真正有效的還是「以四物為基底」的配方,這在選擇四物飲時要特別的注意。

 

Q1 中醫能夠客觀嗎?
Q2 針灸的原理是什麼?
Q3 用中醫都要調養很久?(看西醫病好像好得比較快?)
Q4 中醫習慣用「火」來說明五臟六俯的狀況,為什麼?(例如肝火、胃火……)
Q5 中醫也有臨床的醫學研究證明嗎?
Q6 在中醫書裡常會看到「OO證」,那是什麼意思?
Q7 在中醫裡有陰陽五行相生相剋之說?那麼一般民眾應該如何辨別?
Q8 常聽見「五臟六腑」,這個詞是在說什麼?作用又是什麼?
Q9 為什麼中醫說要「疏通經絡」?怎麼知道自己經絡不通?如何靠中藥疏通經絡?
Q10 看到中藥有很多複方的湯藥名,是怎麼被發現的?(例如加味逍遙散)加在一起會不會有衝突?
Q11 什麼是中醫所謂的「氣、血」?
Q12 什麼是中醫所謂的「寒氣?暑氣」?
Q13 中醫對於亞健康的問題,多半如何處理?
Q14 常聽到中醫說什麼時辰是配合什麼臟腑的運行,那我們該如何依據這個概念保養身體呢?

Q15 中藥可以治癌嗎?如果可以,它的醫療階段是如何呢?
Q16 現在常聽到中西醫自療,但中西醫應該要如何融合?
Q17 常聽到的「拔罐」、「放血」也在中醫的範圍內嗎?(還是屬於民俗療法?)它安全嗎?
Q18 為什麼要看中醫?
Q19 依中醫藥的觀點,現代人要怎麼真正落實健康的生活?
Q20 中醫也有分科嗎?
Q21 「針灸」的應用範圍有哪些?
Q22 中醫治療會有什麼醫療糾紛嗎?一般民眾要如何避免?
Q23 中醫是透過什麼方式判斷病症?
Q24 什麼病都可以由中醫藥治療嗎?
Q25 人人都可以使用穴道按摩嗎?要怎麼樣才能正確按對穴道?按摩和針灸的差別效果會差很多嗎?

Q26 有些常被誤用的中藥材,它的效果會有影響嗎?
Q27 如果不使用地道藥材,效果會有差嗎?中藥產地不同對中藥會有什麼影響?
Q28 吃科學中藥會不會有副作用?
Q29 中藥治療有什麼侷限嗎?
Q30 名貴的中藥才有效?(像是冬蟲夏草?)
Q31 水煎的中藥效果一定比科學中藥好嗎?
Q32 吃中藥的禁忌?
Q33 科學中藥如何熬製而成的?
Q34 一般人如何評估中藥的藥性?
Q35 怎麼知道中醫開出來的劑量有沒有超過基準量?
Q36如果中西藥都要吃的話,中間需要間隔一小時嗎?還有什麼食用上必須要注意嗎?
Q37 中醫的基本教材是什麼?「藥典」是指什麼?

Q38 人人都可以喝四物嗎?它是溫和的食品嗎?哪些人應該吃四物?
Q39 四物有哪幾中藥材組合而成?主要作用為何?只有女性可以服用嗎?男性服用會不會有副作用?
Q40我們常聽到的「三伏貼」是什麼?
Q41 為什麼要使用中藥?
Q42 中醫的針灸有加艾草燻和沒加的效果會差很多嗎?
Q43以中醫藥來看,懷孕的婦女如何保養才會對寶寶和母體都好?
Q44 孕婦懷孕期間,那些中藥不能使用?
Q45 男性更年期應如何調養?
Q46 女性更年期吃中藥有沒有效?該吃什麼中藥?
Q47 如果我們自行到中藥行抓藥,有沒有什麼訣竅?
Q48人參分為哪幾種?如何挑選好的人參?人參的食用方法如何?
Q49 如何使用中藥來去除疲勞?
Q50 孕婦產後該如何用中醫調養?
Q51 如何使用中藥來達到保胃健腸的功用?
Q52 小孩轉骨,吃中藥有辦法?

Q53 素食者要怎麼吃才健康?
Q54 有哪些中藥是素食者不能吃的?
Q55 養生和醫療如何界定?
Q56 如何自我檢驗體質並做調養?如何依據各種體質來使用中藥?如何依據各種體質來加強食補?
Q57 食療一定比藥療好嗎?
Q58 骨折該如何吃中藥來保健?
Q59 中藥該如何吃才能吃出健康?
Q60 中醫(藥)還有什麼觀念,很適合推廣給一般民眾嗎?
Q61 如何運用中醫減重?
Q62 哪種人應該吃龜鹿?
Q63 中醫藥有沒有特別推薦哪些養生運動?
Q64 以中醫藥的原理,我們怎麼分辨食物的性質和功用?
Q65 「面黃肌瘦!怎麼吃都不會胖」的人,要怎麼樣調理才好?

Q66 如何使用中藥來預防僵直性脊椎炎?
Q67 有可能用中藥來治療中風,或避免中風嗎?
Q68 如何使用中藥來避免小孩變成過敏兒?
Q69 如何使用中藥來預防便祕?
Q70 你時常熬夜嗎?如何使用中藥來保養肝,或避免肝硬化?
Q71 腎虧?中藥幫你調理精氣神,不再整天疲憊不堪!
Q72 哪些中藥可以預防糖尿病?
Q73 如何使用中藥預防骨質疏鬆?
Q74 如何使用中藥預防老年癡呆症?
Q75 如何利用中醫預防高血壓?
Q76 如何用中藥抗老?

Q77 我們知道同一種病可能會有不同的藥來治療,但怎麼知道哪一種藥是比較有效的?或者說是依當下的體質去開藥呢?
Q78 如何選購中藥材?
Q79 如何靠中藥治療睡眠障礙問題?
Q80 為何生病的人不能使用人參?那種人應該吃人參?
Q81 憂鬱症無解?中醫有辦法?
Q82 老年生理機能退化,如何利用中藥調理?
Q83 糖尿病患者能否使用中藥?哪些食物該避諱?
Q84 對付「禿頭族」,中藥有沒有得救?
Q85 女性想豐胸?該捨棄西醫,吃中藥嗎?
Q86 一輩子惱人的「鼻竇炎」,中藥治不治得好?
Q87 如何透過中藥達到「治標又治本」的最佳效果?
Q88 吃中藥有沒有辦法治骨刺?
Q89 皮膚疾病吃中藥有效嗎?要吃什麼中藥?
Q90 如何使用中藥來治療氣喘?
Q91 有沒有辦法用中藥來治療貧血?
Q92 如何吃中藥來改善青春痘的狀況?
Q93 我們知道節令有分24節氣,那麼中醫用藥也會依節令使用不同的藥嗎?
Q94 打嗝是因為胃不好嗎?從中醫有辦法調整嗎?
Q95 中醫如何醫療中暑?
Q96 長期洗腎病患可以透過中醫療癒嗎?
Q97 中醫如何看感冒?
Q98 乾眼症可以用中藥治療嗎?
Q99 以中醫角度如何改善眼睛疲勞?
Q100中醫藥怎麼治療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