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HA HADID
 
熱賣排行榜
紙本書
電子書
莫斯科紳士
精準寫作:寫作力...
哈佛商學院的美學...
貓咪也瘋狂(全彩...
82年生的金智英
痠痛拉筋解剖書【...
刀(奈斯博作品集...
理想的簡單飲食
看懂好電影的快樂...
當時間開始:地球...
 
歸零:擺脫慣性,什麼都可能
歸零:擺脫慣性,什麼都可能(絶版)

分類: 心靈宗教 > 宗教命理
書號: BA1012
作者: 林谷芳、孫小寧
出版社: 橡實
書系: 觀自在
出版日期: 2008-10-20
語言:繁體中文       ISBN: 9789868474819
規格: 17 cm * 22 cm / 平裝 / 黑色
頁數: 304 頁   
定價: 320
哪裡買: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內容簡介

解決所有困境的第一步
台灣禪者的無所不答 Vs 北京記者的無所不問
面對種種生命困境的問題
問到窮處,走到窮處
林谷芳總能以一個禪者之姿跳脫常態
開展出新的生命風光…

  《歸零》共分「我生」、「我愛」、「我死」三大部。每部各有人們關心的各種主題,諸如「人際」、「愛情」、「財富」、「友誼」、「孩子」、「藝術」、「修行」、「宗教」等。每個主題都在北京記者「無所不問」與台灣禪者「無所不答」的直問直答之間,呈現出禪者的生活原貌、處世智慧與生命的無限可能。讓我們明瞭,只要轉個念頭,就可以在人生中一躍,打破慣性,超越臨界點。

  ●  有原則有方法就不叫智慧,智慧永遠是對應於一個事件當下的反應與處理。

  ●  朋友也像人際關係一樣,是兩個活體間的關係,當然有無限模式。

  ●  只有明確了你的人生觀後,金錢對你的意義才會比較透徹一些。

  ●  婚姻,還是兩個獨立個體的事。誰也不是另一個人的附庸,不管他多愛你。

  ●  如果回到內心自我的需求,你會發現,有些人有所為是一種成就,有些人有所不為也是一種成就。

林谷芳:

禪,是生命的歸零,因歸零,生命才有無限的可能。
歸零,體現在公案話頭、機鋒轉語,它生殺同時,讓人葛藤頓銷。
歸零,也體現在日常功用,既無限可能,就必有生活的現前對應。
所以說,禪是不離生活的。

  這本書,只有如實的提問、如實的回答,但若能因此觸動你如實的觀照、歸零的體踐,則那不離生活、超越生活卻又回歸生活的種種也就離你不遠了。

孫小寧:

  就這本書的採訪,禪給我的最大啟迪,是它臨界點與歸零的智慧。「臨界點」——無數次,我都從林老師口中聽到這個辭彙。理解其深意後發現,它應該成為每個人人生抉擇的一個尺規——智慧其實就在你曉不曉得你的臨界點在哪裡。

  臨界點談的是該在何時何地轉折或超越,現在也被各界廣泛所使用,但臨界點在哪?尋常人的思維卻總依循著社會給予的軌跡,仍舊被競技場上一套規則、一條跑道的觀念所限,似乎不如此,就滿盤皆輸。這與林老師所強調的臨界點本質是悖離的。

  在林老師,臨界點一定要和歸零連在一起,沒有了歸零,強調臨界點,反而會帶來生命的侷促倉皇。

  歸零是拋開慣性,了然於問題的本質,是超越自我,對生命時時的追問與提醒。禪正是一種歸零的智慧,學會以禪者的智慧洞悉自己的臨界點,徹底的放下與徹底的歸零,人生的抉擇就不會是一件患得患失的事情。由此,生命也才可能呈現清明的軌跡,是林老師常說:識得時間奧秘之人。

作者簡介

林谷芳

  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台灣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六歲,有感於死生。高一見書中有句「有起必有落,又生必有死;欲求無死,不如無生」,有省,遂習禪。四十年間,於音樂,始終觀照道藝一體;在修行,則「出入禪、教、密三十年,不惑之後,方知自己是無可救藥的禪子」,遂對禪門不共,多所拈提。常以「禪為劍刃上事」砥礪學人,所作恰可治時人「以禪為生命妝點」之病。

孫小寧

  1970年生,文化記者,現任職於北京晚報。從事文化報導十幾年,喜歡讀歡讀書也讀人,願意發現並挖掘社會浮面下值得尊敬的被遮蔽的存在。 1997年介紹林谷芳先生音樂人文著作《諦觀有情——中國音樂中的人文世界》在大陸出版,2003年出版林谷芳先生訪談錄《十年去來——一個台灣人眼中的大陸》。

目錄

【序】如實的生活、如實的禪                         林谷芳
【台灣版序】生命的求證:在採訪與聊天之間           孫小寧
【採訪序】把心放下,隨處安然                       孫小寧


第一部 我生
第一章 人際
    一、位子擺對了,人家才看得對
    二、朋友之間相知相諒,不膩最好
    三、孤獨是一種美感
    四、整個社會都談人際,反而沒有真實的人際可言

第二章 友誼
    一、朋友的前提是單純,你看他對你做錯事,也知道他不是出於惡意
    二、純粹的異性友誼,是否是我們的妄想?
    三、社會落差中的相處之道──總經理與科長理論
    四、別人的成就是說食不飽

第三章 財富
    一、有對應才有意義,金錢一樣有它的價值遞減效應
    二、盯死了股市,也就把生命盯死了
    三、有過錢的人才能看淡錢嗎?
    四、沒有理財智慧,不代表你沒有生命智慧
    五、發展是硬道理嗎?
    六、感恩與仇富:當代人的一對難題

第四章 生涯規劃
    一、生命可以想像,生涯不能規劃
    二、人生四件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游於藝、志於道
    三、算命與看星相,是謙卑還是褻瀆?
    四、人的命運是上帝安排?但上帝如何安排我不信上帝?

第五章 加法世界與減法世界
    一、擴展自由是生命最大的價值
    二、禪者如何做減法
    三、在最適當的時機做最適當的事

第六章 超越慣性看生活
    一、吃食物還是被食物吃?
    二、票友的心靈,專家的技巧
    三、當「健康」變成流行

第七章 資訊社會
    一、資訊經驗不能替代生命經驗
    二、網路虛擬世界:是想像力釋放還是另一種腦空白?
    三、因為網路,我們得面臨另一種失序
    四、部落格往往會讓你退回子宮
    五、資訊社會生命最大的困境是不自由

第二部 我愛
第一章 愛情
    一、沒有誰會永遠年輕,沒有誰感情不受挫
    二、真的是年輕時代爽透了,老了才不留遺憾?照樣有遺憾!
    三、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真正懂了為何又難投入?
    四、夫妻間的事情,沒有哪一天是明白的
    五、假如愛情是盲目的,禪者如何了了分明?
    六、出家眾以戒律為重,為何又留下情感公案?
第二章 孩子
    一、帶業而來:認知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命地圖
    二、四種老師角色,做父母的,你是哪一種?
    三、看清自己是孩子怎樣的參考座標
    四、孩子不需要全副盔甲應對社會
    五、照見自己殘缺,才不會為難孩子
第四章 旅遊
    一、旅遊是為照見自己
    二、年輕時的流浪叫浪漫,年老時的流浪叫流落街頭
    三、旅行,山河大地都是作品
    四、如果旅遊沒有跟你的生命相應,所寫的文字只能是一種職業書寫

第五章 藝術
    一、做藝術教育,先要想清為什麼?
    二、藝術和人格為什麼不完全統一
    三、當代藝術是呈現了生命的困境,之後呢?
    四、謝德慶與印度苦行僧:當一個東西還需要秀,又能深刻到哪裡去?
    五、藝術如果可以做不同詮釋,就意味著沒有判準
    六、懂與不懂之間,我們要持什麼態度?
    七、永恆之當機:作為個體生命,我們選擇什麼?

第六章 美與歲月
    一、拒絕長大與童心未泯有何區別?
    二、不服老與臨老入花叢
    三、女人如何在歲月裡安然

第三部 我死
第一章 宗教
    一、痛苦的人才學佛?
    二、我不確定這件事,為什麼要信它?
    三、我們可以把佛教當科學嗎?
    四、曉得終點在哪裡,才會選擇怎麼活
    五、死若烏有,生又何歡?
    六、好死不如賴活著?

第二章 修行與生活
    一、宗教感不能代替修行
    二、大法小法如何檢驗?
    三、修行是否意味著對惡退讓?
    四、修行與日常生活會矛盾嗎?
    五、修行的實證緣自生命的另一套觀念
    六、有人說這是末法時代,我們怎麼辦?

【後記】且按這台榨汁機                              孫小寧
【附錄】手掌上的修行——關於生命困境的一場對話      林谷芳、孫小寧

作者序

如實的生活、如實的禪
林谷芳

禪是不離生活的,但我卻不曾想過要寫一本生活禪的書。
不寫,不因為它無法體現孤輪獨照的絕待、兩刃相交的截然。
不寫,也不因它缺乏機關不露的綿密、兵法嚴厲的森然。
不寫,是因寫的人太多,可依文解義的結果卻只能讓人死於句下。
不寫,還因寫的人多非行者,無有境界現前的勘驗。
先前的不寫,為的正是這禪者的如實;如今的寫,卻也緣於同樣的如實。
這本書,只有如實的提問、如實的回答,但若能因此觸動你如實的觀照,則那不離生活、超越生活卻又回歸生活的種種也就離你不遠了。

台灣版序

生命的求證:在採訪與聊天之間
孫小寧

  大陸近些年禪風漸盛,各種談禪之書雲集書肆,且經常置於顯眼位置。但回憶最初的影響,很多人仍能找到台灣的源頭。我也不例外。學中文出身的,大都很容易先接觸到台灣作家所寫的帶禪意的散文。溫情脈脈一些人生小道理,看多了,自以為有悟,實際離悟差得很遠。

  相遇林老師,大概就是老天在對我做一種點醒。這種點醒並非當頭棒喝、醍醐灌頂,而是綿綿密密、水滴石穿。對禪的領悟,其實也包涵對他這個人的領悟——一個活在當下的禪者如何應對生活,那份自在與灑脫究竟從何而來?有那份凜然果決的禪風,為何又不讓人覺得不可接近、不食人間煙火……以他為參照,我其實已經知道禪不是用來談的,更不能輕飄飄地為談而談,或者臨時起意,拿它作為一個現實問題的解決法門。

  但我們竟然合作了一本和生活禪有關的書。最初的選題當然是由出版商提出,而他的答應,在我後來進行的這本書的採訪當中,慢慢有了理解——喜歡用「禪是劍刃上的事」砥礪學人,但還有份不忍與責任,不願意看到眾生被市面上那些生活禪書所牽引,到頭來就是多識幾個舊公案而已;或者誤拿了別人的引子,做了自己療病的藥方。禪悟起自對自我生命的返觀,沒有什麼答案是對任何人都有效的。要說老婆心切,他想點醒大家的也就是這個吧。

  大陸版出版,各界反響甚好。經常有素不相識的朋友輾轉找到我的信箱,向我表達對這本書的喜歡。許多人更列出自己生命的疑問,然後希望:如果你們再合作下一本書,請幫我再問下林老師。

  得到這樣的回饋,既安慰又意外。因為雖然如前所說,大陸禪書出得風起雲湧,類似的對話體書從外面引進的也頗多。但出書之人與選書之人,大概都還是很看重身份與名頭的。所以南懷瑾與美國管理學家彼得‧聖吉的對話賣得好,星雲大師與鳳凰衛視總裁的劉長樂的對話也賣得不錯。最新又看到台灣法鼓山與台灣作家吳若權的對話,打的也是法鼓山聖嚴長老的牌。有出家眾的身份,談起宗教佛理似乎更名正言順,但林老師並沒有這樣的光環。我指的是他在大陸的情形。

  幾年前,我們合作《十年去來》時,我稱他為被遮蔽的存在,現在被遮蔽的情況有所好轉,但要向一個陌生人解釋他是誰,仍是一件困擾我的事。但我還是慶幸,有心的讀者已經開始關注到了他,選擇了他的書來讀,且讀出了自己的感悟,更看出了它與其他同類書的不同。

  那麼,這本書轉換為台灣版,會不會在台灣讀者中也激起類似的感受呢?坦白說,一切還尚需檢驗。我只想說說我個人感受強烈的一些特質。首先,它不是修行弟子對老師言語的記錄,而是一本意向明確的採訪書。是跨海所做的採訪。

  有兩岸之區隔,當然會呈現兩岸的思維差異。有撞擊,也有迴旋、反詰與質疑。其對話的內涵,無疑比順著一個人思路下來要豐富而有意味許多。另外,林老師的回答既是迎,也是破??迎是為了貼合問題,破則是為了去除訪問者不自覺帶出的思維慣性。而就後一點,我不得不承認,一種思維方式的形成,其實是和當下的時潮密不可分。在如今,環球同此涼熱,生命的困惑更是趨同,林老師的回答當然不只作用於一方生命。

  身為大陸的文化記者,採訪的對象已然無數。兩岸相較,常常會覺得,台灣的文化人口頭表達一般要好於大陸文化人。但是,即使把採訪過的所有善說也善寫的台灣文化人放在一起比較,我仍然認為,林老師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位。有些被採訪者學問高深,但會讓你有知識之累;有一些言語機趣人也不乏魅力者,事後又經不起回味。林老師為人著書,卻經住了時間的檢驗。現在回憶,對林老師的採訪,他的許多拈提,是到過了很久,才領略其意。包括他自己的著作,字裡行間的要旨,也是隨著閱歷增長一讀再讀,才有領悟。可貴的是他還有一種內在的牽引力,也是隨著時間得以檢驗的。你在哪個平台上問詢,他就能在這個平台對接。他把你往上引領,在當時可能是渾然不覺的,只是在日後提問中,他會讓你感到,你長進了,已經不在原有的平台了。

  有漫長的十多年相識相交做基礎,我們之間的採訪,準確說,是介於採訪與聊天之間。這是採訪最難得的氣場,而書中有一些內容,也是在這種氛圍中得到的。要說狀態,也可以說是沒有狀態的狀態。這是不是更接近禪呢?反正,我自忖,用一年的時間忙裡偷閒做這件事,並沒有為它所累。

  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智慧通達的人,才可以讓自己也讓別人放下一種狀態。以寫文章類比,有些文章是做得漂亮,有些則是自然流露就有動人處。許多大陸年輕讀者讀此書,形容它像與一位智慧長者的聊天,我深以為然。這的確是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對話。所有生命的求證與會心,都在這過程之中。我也相信,有心的台灣讀者,也會感受到這份過程中的安然與自在。
 
採訪序

把心放下,隨處安然
孫小寧

A

  有一天,我在自己的MSN上簽名,用的是「我的焦慮綿延不絕」,原本只是當時心情自嘲性的表達,卻不斷有人跳上線問:怎麼你也焦慮?我說,難道別人這時也在焦慮不成?回答是,在他們連線的MSN簽名檔上,好多人都在言說焦慮,大家都是焦裕祿(編按:上個世紀的英雄人物,此取其諧音)——焦慮、憂鬱、忙碌。

  我一直認為,那些經常更換的MSN簽名檔,既是個人情緒特性的自然流露,也是這個資訊時代情緒的晴雨錶,就和那些很奇怪的書一夜大賣一樣,和內在品質都沒關係,反映的只是普通大眾在某個方面的焦慮與饑渴。既然焦慮是那麼容易得到共鳴,我常在想,為什麼當下的我們這麼容易焦慮。印象中,我奶奶這一輩從最困苦的生活中過來,似乎活得都很淡定。樸素的信念與既定的軌道結合在一起,就是簡潔明確的一生——這樣理解他們或許粗淺了些,有些東西確實是這個時代才遭遇到的,比如資訊的豐富帶來的交錯,選擇的多元帶來的困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同時裹挾著大人和孩子。不甘心的就此追問下去,篤信「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的,便順著自我慣性一猛子(編按:猛然)活下去,到頭來只是感慨: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年輕點兒的,我常歎服於他們的搞笑本事,一個視頻、一段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句子組合,就讓人神經舒緩幾分,不過,那樣的笑意終究也是引鴆止渴,像于丹(編按:原任電視節目策劃)們在《百家講壇》(編按:每周播映的電視節目)講《莊子》、《論語》一樣,看似深情款款,循循善誘,仔細回味,又啥都沒有。

  無論是網路還是紙媒(編按:平面媒體),只要聚焦一個教育話題,便口水橫飛。讓人感慨,生一個孩子,怎麼就那麼難?想撒手又放不開,背後都有一種不能輸在起跑線的緊迫感。一個孩子難倒英雄漢的事情真的是親眼得見:有次在外面吃飯,鄰桌的飯局上,兩個男人喝著酒逕自不語,忍不住好奇地觀察下去,聽到的是一個總結式發言:老兄,你女兒考到那個分數還有什麼不滿意,畢竟進了錄取線啦,而我兒子呢,考上了研究生又怎樣,現在得了自閉症,不跟人溝通,畢都畢不了業。

  當然,生活不止這些內容,還有車子、票子(編按:鈔票)、房子、婚姻、愛情、性——

  ● 買股票還是買基金,錢掙多少算夠?

  ● 是守著自己的位子不斷攀升,還是不斷尋尋覓覓,尋找更合適的位子?

  ● 是出國留學還是在本土創業,最好也得求職業規劃師來規劃規劃?

  ● 網路發達了,固然可以網戀,但是虛擬世界的愛情卻常常「見光死」,糟心不糟心(編按:煩不煩心)?

  ● 出名要趁早,真出了名又身不由己,放棄哪樣更好?

  博客(編按:部落格)是個萬花筒,如果我們樂意,就可以從中刨出許多人的困惑,煩惱即菩提並未見得是,倒是有各種各樣的專家在四處支招兒(編按:出主意):

  ● 婚姻愛情專家在教人戀愛秘訣;

  ● 健康專家教人一天喝幾杯牛奶(另一種專家認為不要喝牛奶);

  ● 教育專家呼籲要孩子減負(編按:減輕負擔)(暗地裡很可能又在為自己的孩子上不上舞蹈課音樂課而躊躇);

  ● 電視台最紅火的是談心與談話節目,討論的話題經常是女人應不應該整容。這邊廂醫生數出這類手術N個危險係數,那邊廂小女子仍會置自己的青春貌美於不顧,捨生忘死地挨一刀。看起來這個時代的婦女解放喊得很超前了,倒頭來還是最古老的話最有效:女為悅己者容。

B

  讀過一本很打動我的小說,叫《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說它動人,就在於「無處安放」這四個字,道出了這個時代焦慮與內心動盪的實質。無處安放的豈止是青春?那些有關子女、有關財富、友誼、人際乃至健康、婚姻與性的命題,哪一個不曾讓我們心起漣漪?答案不是沒有——以網路時代的便捷,敲些字上百度與古狗(編按:Google),各式各樣的答案都不難找到。你若是肯將自己的困惑寫在博客上、暴露在電視談心節目上,都比當年在《中國青年報》上發問:人生的路究竟能走多遠,得來的回饋大且真實得多(注:一九八○年五月,一封署名「潘曉」的讀者來信〈人生的路呵,怎麼越走越窄〉發表在《中國青年報》上,曾引起社會各界廣泛討論)。

  但別人的答案能否代替自己的選擇,這又是另一個問題。還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它可能不是答案,但會讓我們釋然?甚至讓我們看到,這個問題的提出本身,就有一些問題?作為日常工作就是在選擇合適的採訪對象的一名記者,這樣的追問一直潛藏在心裡。

C

  一九九五年結識台灣禪者林谷芳老師,這之後我一直在有興趣地接觸與觀察他。這當然首先是因為他是我見到並接觸最多的當代禪者,也因為他曾經如此深入地體察過我們共同關心的文化問題(這在《十年去來》一書中得到過充分體現)。從文化藝術到柴米油鹽,他所給予的那種禪者與文化人兼具的角度,最能打開我的思維疆界,也是我做出版記者生涯中所見、術業有專攻的學者身上缺乏的。我當然承認他們中間不乏佼佼者,但他們要麼陷在自己的專業裡面心無旁鶩,要麼喜歡以既定的學問來指導生命,無法產生一對一的對應。而林老師之所以一直吸引我,是他永遠以一個活生生的修行人姿態呈現著自己,對於別人,又有著「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的智慧與應機。自己不擰巴(編按:彆扭),別人跟他相處也就不擰巴。以現在兩岸傳媒的開放,我當然知道他並不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島上,那個政治與經濟擺蕩不定的台灣,如何讓他深處其中又超脫於外,也是我分外好奇的部分。

  所以,在我們的往來中,我一直充當著提問者的角色,他也果真能以無所不答應對我的無所不問。問得越多越雜,內心的想法越堅定,他就是我要找的那類採訪對象——觀照並感知一切,又不拘泥於事情本身。有世事的洞察力,也有禪者親歷親證的修為。提問的回饋,不是一個既定答案,而是一種思維的打開——是一面鏡子,照見你思維僵住的那個點。「禪者是沒有立場的立場」,這一點通過他的應答得以真切體現,我也因此,離我嚮往的禪境界又近了幾分。更主要的是,心結解開,心便落下,那一種安然,真實地滋潤著生命。

  漸漸地我也觀察到,這也是身邊朋友的感受。在他歷次到北京的聚會中,他們也都成為像我這樣的提問者。在把生命真實的困惑說給他聽時,先是眉頭緊鎖,然後眉頭舒展,繼而欣然離去,告別時還不忘對我說,等下次他來,聚會時記著叫上我。

  他們一定得到答案了嗎?那倒不一定。但他們分明是帶著安然的心走的,我突然意識到,我們這個時代,缺失的不是答案,而是安然。

  為什麼有那麼多書,都在給出答案,卻不能令我們安然,又是什麼才能讓我們享受安然?這是我想做這本書的強烈動機。

D

  長達一年的採訪,算是對他數年零星提問的一次集結,也加進了身邊朋友這一年生活中的困惑與心結。採訪與整理當中,我隨時提醒自己,這不應該是一本個人化色彩的書,它應該讓這個時代的普通眾生都有所感應,但又絕非「夫妻兵法」、「如何與領導(編按:主管)相處」這樣的處世秘方。它應成為一種通道,人們借由這種問答,感受到禪者觀照世界萬物的角度與方式,從而知道生活,原有各種可能。

  基於此,雖然從一開始我們就認定它是一本生活書,但也不希望它從裡到外透出一種形式的瑣碎。所以,我想用「我生」、「我愛」、「我死」統攝這些問題。它緣自於一九九七年我到台灣時,林老師送我的一本小書——《性是生命的一大公案》(簡體字版書名為《一個禪者眼中的男女》)。我記得很清楚,在送我的台灣版扉頁上,他只寫了六個字:我生‧我愛‧我死,已讓我領略了禪者的生命格局。將它挪用來作本書結構,是想讓大家看出,許多生命問題,大概只有放在這樣的格局之下,其中的比例分寸才會了然清楚。

 考慮到書名的直觀性,我們與出版者權衡再三,最終將書名確定為《如實生活如是禪》(編按:此為大陸版書名,二○○八年四月出版),是想再次顯示,禪與生活就是如此的綿密相關。而就這本書的採訪,禪給我的最大啟迪,是它的核心智慧:「臨界點」——無數次,我都從林老師口中聽到這個辭彙。理解其深意後發現,它應該成為每個人人生抉擇的一個尺規——智慧就在於你曉不曉得你的臨界點在哪裡。

  臨界點雖然在許多領域也被使用,但臨界點在哪?尋常人在此的思維卻總依循著社會給予的軌跡,仍舊被競技場上一套規則、一條跑道的觀念局限。於是,強調臨界點,帶來的反而是生命的侷促倉惶。似乎不如此,就滿盤皆輸。這與林老師強調的臨界點本質是悖離的。在書中領會他所說的臨界點,其實是一種對自己生命的智慧觀照,一種生命的時時追問與提醒,一種了然於問題本質的轉折。學會以禪者的智慧洞悉自己生命的臨界點,在不該犯錯的時候就不會重覆一些低級的錯誤,做與不做之間,自然呈現清明的生命軌跡,是林老師常說:識得時間奧秘的人。

E

  一年的反反覆覆,這一本書終於出來,雖然林老師和我一直希望它對更多普通讀者帶來啟迪,但我最終仍然發現,一個人終究不可能代替別人提問。也許我要勉力為之的是,將這種局限變成特色。

  最後想說的是,在經歷了一場生命中的劫難之後,我更希望,讀到它的讀者,將它看成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對話。至少對於我,意義是如此。

二○○八年八月定稿

Copyright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
服務電話: (02)8913-1005 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andbooks@andbooks.com.tw Design By Devis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