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出版基地X博客來全書系展★最低66折起
 
熱賣排行榜
紙本書
電子書
莫斯科紳士
精準寫作:寫作力...
哈佛商學院的美學...
貓咪也瘋狂(全彩...
82年生的金智英
痠痛拉筋解剖書【...
刀(奈斯博作品集...
理想的簡單飲食
看懂好電影的快樂...
當時間開始:地球...
 
只有兩個人【金英夏人間劇場.短篇小說集】(附作者語音問候QRcode與印簽扉頁)
切換至電子書
只有兩個人【金英夏人間劇場.短篇小說集】(附作者語音問候QRcode與印簽扉頁)
오직 두 사람

分類: 文學小說
書號: EF8610
作者: 金英夏
原文作者: 김영하
譯者: 胡椒筒
出版社: 漫遊者
書系: 韓國文學
出版日期: 2023-12-0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 9789864898619
規格: 14.8 cm * 21 cm / 平裝 / 黑色
頁數: 328 頁   
定價: 420
關鍵字: 短篇小說 韓國當代文學 國民作家 失去 失落 暢銷作家
哪裡買: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內容簡介

「失去」不只有一種:
缺失/遺失/迷失/喪失/錯失/
散失/奪失/丟失/流失……
它有如一種墜落,有大有小/有輕有重,
但落地之後,我們還是那個完整的自己嗎?
◎收錄李箱文學獎/金裕貞文學獎/吳永壽文學獎 得獎作
◎收錄2021年韓國JTBC電視台改編劇集《尋找孩子》原作
「小說家透過理想主義的激發,以鋒銳的透徹,描繪人們的夢想與生活;金英夏在洞察人類普世問題上,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深度與憐憫。」――作家暨知名節目主持人謝哲青
「……藝術要不是能使陌生的變熟悉,就是能讓熟悉的變陌生。我們看到有人同時做到這兩者。」――《忽然一陣敲門聲》艾加.凱磊(Etgar Keret)論金英夏作品
「韓國國民作家」金英夏最短小鋒利的故事集
從「失去」看人生有多荒謬/
人可以有多少選擇
「失去」可能讓我們成為自己人生的邊緣人——是命運還是我們自己,不給選擇的餘地?
金英夏的筆下沒有對或錯,當他挖掘我們身而為人最幽微的心緒,
我們明白,這世上還有個人理解這樣的自己。
本書收錄金英夏7個中短篇故事,每一篇都在描寫「失去了」什麽的人,以及這些人「失去之後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這些人不只是外在發生變化,連內在也遭到破壞,小說敘述他們設法求生的每一天,如何填補或承受那份空缺,在世上生存下去。
爸爸和「我」就像全世界使用某種稀有語言的最後兩個人。當其中一人先離世,被留下的人所在的世界,會是孑然的孤獨,還是前所未有的自由?
 ——〈只有兩個人〉(缺失)
失蹤11年的孩子回家了,他們夫妻倆的生命再次被丟到另一個軌道上。已經習慣不幸的丈夫,以及已經拋棄痛苦現實的妻子,茫茫然被迫面對這份上天的禮物:「失而復得」的枷鎖。                                   ——〈尋找孩子〉(遺失)
小說家「我」喪失創作的喜悅,半推半就下接受出版社老闆的建議來到紐約閉關寫作,情況卻有如好萊塢黑幫電影的劇情般急轉直下……「我知道我不是玉米,但那些雞不知道!」                                         ——〈玉米與我〉(喪失)
在〈人生的原點〉(迷失)中,醫療器材店老闆與初戀情人重逢後又驀地分道揚鑣:在〈西裝〉(錯失)中,出版社編輯沒有找回父親,而是穿著一套高級訂製西裝回來;在〈崔恩知與朴仁樹〉(散失)中,總編輯送別了人生落幕的老朋友;在〈神的惡作劇〉(奪失)中,四名參加公司新人研修營的年輕人莫名其妙成了「密室逃脫遊戲」的參賽者……當人生在世各種日常的光明與黑暗陷入失衡狀態,他們有人演戲來安慰自己,有人放棄自我安慰/拚命過著「那之後」的日子。
金英夏以社會邊緣人極端設定的長篇小說著稱,這一次在短篇小說中從日常生活場景切入,讓讀者看到「失去」如何可能使我們成為「自己人生的邊緣人」,也讓讀者領略他以輕寫重/隨心所欲遊走人生悲喜曖昧界線的寫作功力。
短篇小說集《只有兩個人》有如一艘試探金英夏深邃宇宙的探索小艇,書中不論是顛覆「理所當然」的想像力,或是精準呈現對於人生的幽默反諷,無一不能令人感受到百分之百的「金英夏風格」。透過多樣的情境/人物設定,他將個人内在的複雜感情/各式各樣關係的矛盾,乃至於我們處於所謂「命運」之下的苦惱,金英夏全都寫入故事了。
作者簡介

 作者  

金英夏(김영하)
 
  1968年11月11日生,是韓國進軍國際文壇的先鋒作家,不少作品已經在美國/法國/日本/德國/義大利/荷蘭/土耳其等十餘個國家翻譯出版。
 
  他畢業於延世大學企業管理系,1995年在季刊《批評》上發表〈關於鏡子的冥想〉,登上文壇。同年八月,金英夏以長篇小說《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與趙京蘭(《烤麵包的時間》)同獲第一屆文學村新人作家獎,受到文壇和讀者的廣泛關注。1998年,《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在法國翻譯出版,隨後又推出了德語版,1999年,金英夏憑藉短篇小說〈你的樹木〉獲得著名的現代文學獎(第44屆)。
 
  2004年,韓國文壇颳起了強勁的「金英夏旋風」。他以短篇小說〈哥哥回來了〉/〈珍寶船〉及長篇小說《黑色花》在一年內勇奪黃順元文學獎/怡山文學獎,以及韓國三大文學獎之一的東仁文學獎。一年之內集三個著名文學獎項於一身,不僅成為年度文壇的一道亮麗風景,也是韓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罕見傳奇。
 
  金英夏給人的印象帶有特立獨行的感覺,他不畏世俗眼光,曾戴著耳環領取文學獎,原本學商的他,後來卻在韓國國立藝術大學教寫作,也寫影評/客串電影/主持廣播節目等等,以電影《腦海中的橡皮擦》獲得「大鐘獎」最佳改編劇本獎,2017年/2019年還擔任韓國tvN電視台《懂也沒用的神祕雜學詞典》固定來賓。他不只擅長運用媒體推廣文學,也關懷社會議題,並且勇於發聲。
 
  他擅長描寫都市生活的冷冽/無奈,現代人的黑暗面是他關注的主題,性愛與死亡更是他直接大膽的著力點。評論家將他比喻為「韓國的卡夫卡」,足見他的作品為讀者帶來的省思與衝擊,有其重要的代表性。
 
  著有長篇小說《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1996)/《阿郎,為什麼》(2001)/《黑色花》(2003)/《光之帝國》(2006)/《猜謎秀》(2007)/《聽見你的聲音》(2012)/《殺人者的記憶法》(2013),短篇小說集有《傳呼》(1997)/《夾進電梯裡的那個男人怎麼樣了》(1999)/《哥哥回來了》(2007)/《無論發生什麼事》(2010)/《只有兩個人》(2017),譯作有費茲傑羅的《大亨小傳》等。
 
漫遊者已出版:
◎長篇小說
 《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殺人者的記憶法》/《光之帝國》/《猜謎秀》/《黑色花》/《我聽見你的聲音》
◎散文集
 《懂也沒用的神祕旅行:小說家金英夏旅行的理由》/《見》/《言》/《讀》
目錄

 

只有兩個人(獲吳永壽文學獎)——缺失
尋找孩子(獲金裕貞文學獎)——遺失
人生的原點——迷失
玉米與我(獲李箱文學獎)——喪失
西裝——錯失
崔恩知與朴仁樹——散失
神的惡作劇——奪失
作者的話

 作者的話

我把七年間寫的七篇中短篇放在一起,出版了這本小說集,按發表順序排列的話,依次是〈玉米與我〉/〈西裝〉/〈崔恩知與朴仁樹〉/〈尋找孩子〉/〈人生的原點〉/〈神的惡作劇〉和〈只有兩個人〉。校稿的時候,我又重讀了一遍這些故事,不禁看到自己發生的變化,同時也看到我所生活的時代發生的變化。二〇一四年秋天發表的〈尋找孩子〉在最中間,那年四月發生了我們永遠也無法忘記的慘劇。當時,我正在為《紐約時報.國際版》寫專欄,寫的是每個月韓國發生的事情。四月的專欄,我寫的自然是發生在珍島前海/疑點重重的船難。我在文中提到「經歷這起事件之後,大韓民國必將轉型為與之前完全不同的國家」。把事實真相視為命根子的編輯詢問我這句話的依據為何,我回答:「沒有依據,這只是身為作家的一種直覺。現在大韓民國所有人都是這樣想的。」編輯卻說,無法接受這種大膽的預測。之後沒過多久,我便辭去了這份工作。我覺得作家不是去確認事實/尋找引用依據的人,而是應該代替大眾去「切身感受」的人。我遠離了那個了不起的事實的世界,重返毫無依據的預感的世界。
〈尋找孩子〉在隔年的二〇一五年獲得金裕貞文學賞。我在獲獎感言裡寫了這樣一段話:
「聽聞獲獎的喜訊時,我正在重讀卡繆的《瘟疫》。巧合的是,小說的背景正是四月十六日的奧蘭治。眾所週知,這場悲劇的前兆是一群老鼠。牠們跌跌撞撞地流竄到白日的街頭,然後成群死去。但人們極力迴避此事,無視這種徵兆。很快地,瘟疫席捲而來,整座城市因此封了起來。城裡的人明明是受害者,但他們非但沒有得到幫助,反而被徹底孤立了。有的人說這是上帝的懲罰,也有的人覺得這件事與自己無關,選擇了迴避,但也有人無論如何都想解決這個問題。滿城屍橫遍野,再也看不到希望。
這樣的人間地獄讓人很熟悉,與我們在去年四月十六日之後目睹的現實十分相似。我荒唐地覺得卡繆是不是從這起事件獲得靈感,才寫了那本小說。當然,這種荒唐的想法是借用自法國哲學家皮埃爾.貝亞德那裡。他向我們介紹過一個有趣的概念:「預知抄襲」,意思是過去的作家會從未來的作家發表的作品中獲得靈感。如果只以不變的直線去思考文學史的話,這種概念不過是一個玩笑罷了。事實上,在我們所處的時代,所謂的線性時間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有的人是在經歷「世越號」船難之後,才閱讀《瘟疫》的。在這樣的讀者心裡,作品發表的順序有什麼重要呢?我們生活在一個幾十/幾百年前寫的故事與不到一年前發生的事件同時共存的世界,這裡既有能夠給下一代小說家帶來靈感的歷史事件,也有如同預測未來事件的作品。
我在幾年前構思〈尋找孩子〉,寫好了開頭。當時我住在國外,這個故事與去年春天發生的船難沒有任何關聯。但在把陳放已久的初稿從抽屜裡取出來/著手創作是在船難發生之後,所以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的確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小說的主角因失去孩子而墜入地獄,找回孩子成了他唯一的希望,但之後他意識到,真正的地獄是從找回孩子的那一刻開始的。如今我們也知道了,人生中一定存在著無法完美復原的事情。對於經歷那場船難的人而言,他們沒有剩餘的選項,有的只是堅持熬過「那之後」的日子。
如果說文學有什麼作用,我想就是用文字之網把過去/現在和未來捆綁在一起。換句話說,文學在我們充滿混亂且不易改變的人生裡,確立了某種返回的座標。透過文學把過去的事件帶到現在的讀者面前,透過現在寫的故事讓大家來預測未來。(下略)」
重新閱讀這篇獲獎感言,不禁讓我覺得:以這篇小說為起點,我過去七年的人生也被分成了兩截。在前期那三篇中,〈玉米與我〉描寫了窩囊且不懂事的小說家,〈西裝〉裡出現一位為取回父親骨灰而專程飛往紐約,但最後只穿了一套西裝回國的編輯,以及一位因員工堅持要做單親媽媽而大傷腦筋的出版社老闆。相比之下,後期的四篇顯得晦暗很多,雖然看似是以喜劇開場,但劇情發展越來越沉重,最後會覺得像是看了一場悲劇結局的電影。無論是孩子被誘拐/失去初戀情人/放棄逃生的希望,還是目睹父親之死的女兒,這些故事都是我在不知不覺中寫出來的。
但重新閱讀後發現,前三篇也是關於人們喪失什麼的故事。小說家喪失了創作的喜悅;編輯沒有找回父親,而是帶回了一套西裝;老闆送別了老朋友。只是說,這些人物沒有承認自己經歷的喪失罷了。只要相信自己不是玉米就可以,至少帶回了一套父親的西裝就可以,告別偽善就可以——這些人物都在演戲來安慰自己,但〈尋找孩子〉之後的人物就略顯不同。他們放棄了自我安慰,拚死地過著「那之後」的日子。二〇一五年寫下的這段話,似乎暗示了我之後要寫的小說。
「如今我們也知道了,人生中一定存在著無法完美復原的事情。對於經歷那場船難的人而言,他們沒有剩餘的選項,有的只是堅持熬過「那之後」的日子。」
這世上有很多即使深陷失落之中,卻仍努力以開朗的表情生活著的人們。我不知道什麼所謂的事實,我只知道我能感受到他們。他們存在於我的心中,而我也在他們心裡。
二〇一七年 五月
金英夏
你是北極星
天國旅行
對決
代替說再見:
一道青春必解
【三浦紫苑
愛與青春小說
你是北極星
天國旅行
【三浦紫苑終
極之愛短篇小
行星語書店【
插畫版.韓國
再見機器人(
全世界一致淚
Copyright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
服務電話: (02)8913-1005 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andbooks@andbooks.com.tw Design By Devis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