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詩詞】唐詩鑑賞辭典
 
熱賣排行榜
紙本書
電子書
莫斯科紳士
精準寫作:寫作力...
哈佛商學院的美學...
貓咪也瘋狂(全彩...
82年生的金智英
痠痛拉筋解剖書【...
刀(奈斯博作品集...
理想的簡單飲食
看懂好電影的快樂...
當時間開始:地球...
 
要不要生小孩?給那些不確定是否、何時或如何成為父母的人
切換至電子書
要不要生小孩?給那些不確定是否、何時或如何成為父母的人
So When Are You Having Kids? The Definitive Guide for Those Who Aren’t Sure If, When, or How They Wa

分類: 親子教養
書號: SB0049
作者: 喬丹‧戴維森
原文作者: Jordan Davidson
譯者: 倪志昇
出版社: 日出
書系: Better
出版日期: 2023-11-22
語言:繁體中文       ISBN: 9786267382080
規格: 17 cm * 23 cm / 平裝 / 黑色
頁數: 464 頁   
定價: 750
關鍵字: 家庭計畫 父母 成人心理學
哪裡買: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內容簡介

 

無論你的決定是什麼,你都好好想過,

真正理解這個決定對自己的意義,

做好相應的準備,更篤定地走在適合自己的道路上。

生育孩子要花多少錢?

什麼時候生孩子比較好?

如果不孕怎麼辦?

選擇不生是自私的嗎?

晚年沒有孩子陪伴,我會怎麼樣?

等一下,我真的想要孩子嗎?

 

無論是否成為父母,都是人生中的重大決定之一,

但是針對這個主題所能找到的參考,

多半是如何懷孕,或者有了小孩後如何養育。

然而,對於那些不確定是否、何時該成為父母,

或不了解為何想要成父母的人而言,能得到的資訊卻相當有限。

 

本書收錄上百個人生故事、研究與專家意見,

跨越性別與種族,

分析社會如何形塑我們對於成為父母這件事的理解,

探索各種與生育孩子相關的主題與觀點,

包括不孕、收養、氣候變遷、不生育等等。

 

如果你不確定是否想要小孩、

計畫生小孩卻不知道該做那些準備、

正在考慮要不要凍卵或做絕育手術、

對於無子女的晚年生活有些疑慮、

打定主意不生卻疲於應付他人關切、

或是不知該如何跟你的伴侶談論這件事,

都能從書中獲得明確指引,

拋開各種外在壓力與他人期待,

釐清自己是否真想成為父母、有哪些挑戰和選擇,

盡可能做出最合適的決定,降低未來可能後悔的風險。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喬丹‧戴維森

Jordan Davidson

 

屢獲殊榮的健康新聞記者,也是《健康》(Health)雜誌的編輯總監。其作品曾刊登於雜誌《Parents》、《Men’s Health》、《Teen Vogue》、《Everyday Health》、《Verywell Family》、《Scary Mommy》、《Prevention》和Rewire NewsBuzzFeedCBS InteractiveUpworthy等媒體。她在生育領域的倡議也曾出現在萊斯特‧霍爾特主持的夜線新聞節目(NBC Nightly News with Lester Holt)和《Below the Belt》紀錄片中。在寫作本書期間,她是Citizen Endo研究團隊的一員,在哥倫比亞大學厄文醫學中心(Irving Medical Center)進行生殖健康相關項目的研究。她與伴侶和兩隻貓一起居住在紐約市郊區。

 

【譯者簡介】

 

倪志昇

英美文學博士。著有《關於人生,莎士比亞的神回覆:來自莎劇的105個經典語錄》一書,譯有《負面思考的正向力量》、《王家衛的感官電影:影像詩學與煩鬱之美》、《最高領導力:讓員工把最好的自己帶入工作中》,並有多篇論文與譯文散見於國內期刊。現為大學教師與自由譯者。

目錄

 引言

第一部 你想要孩子嗎? 
第一章 伺機而動 
第二章 育兒的欲望從哪裡來?
第三章 應付外界期望
第二部 你應該生小孩嗎?
第四章 將渴望變成計畫
第五章 育兒的要求和回報
第六章 家庭計畫與人際關係
第七章 氣候變遷之下,還要生孩子嗎?
第八章 良好的財務狀況
第九章 傳承基因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第十章 擔心自己無法成為好父母
第十一章 害怕懷孕或分娩
第三部 如何懷孕?
第十二章 生育能力基礎知識
第十三章 檢查生育能力
第十四章 保存生育能力
第十五章 生育治療
第十六章 面對不孕的悲痛
第十七章 育兒的替代方案
第十八章 使用卵子、精子或胚胎捐贈
第十九章 收養與寄養
第二十章 代理孕母
第四部 你不想要孩子
第二十一章 拒絕擁有孩子
第二十二章 沒有子女的生活
結語:那你打算什麼時候要孩子?
致謝
注釋

 

  在人生的某些時刻,你或許曾經思考過是否想要小孩。在你的內心深處,你可能已為孩子選了個你喜歡的名字,或者想像小孩的眼睛可能長得像你,鼻子像另一半。或著剛好相反:你喜歡別人的小孩,卻無法想像自己有小孩。你可能會想,當我的房間角落堆滿了發臭的髒衣服時,我怎麼能生小孩呢?或是你可能在想,學生貸款都還沒還清,怎麼負擔得起育兒費用?你的生理時鐘是否真的就像臉書上不斷彈出的凍卵廣告所說的那樣,正在倒數呢?
  事實上,你有比你想像的還要多的時間,去組成一個家庭。至於確切還有多少時間,則取決於許多因素。當然,首要條件是具備生育能力。即便不孕,還是有其他方法。除了治療不孕,也可以收養或代養別人的孩子,如此便能排除生理上的限制。
  即便不是最重要的決定,成為父母仍是人生中的重大決定之一。儘管生小孩後必須承擔起龐大的責任,但是針對這個主題所能找到的指南,多半是該如何懷孕,或者有了小孩後該如何養育。然而,對於那些不確定是否、何時該成為父母,或不了解為何想要成父母的人而言,能夠得到的資訊則相當有限。
  想一想,你曾經做過哪些改變你生活軌跡的決定。如果你想上大學,或許會研究一下不同的學校,查看獎學金,算一算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償還學貸。當你開始找工作時,你或許會先研究一下公司,看看公司提供的福利。又或者當你買了一間房(恭喜你!),在你決定買哪一間房和貸款之前,也可能做很多的研究。
  大多數的人都不主動計畫何時成為父母,因為我們都認為這一天總會到來。求學、工作、結婚、買房,再來就是生小孩。有時候這個順序或許會些許改變,但我們總認為生活大致上就是這個樣子。
  在從前,決定生小孩並不像現在一樣困難,因為那是一種使命,當你和異性伴侶成家後便開始生兒育女。隨著社會觀念的進步,成為父母這件事變得非常不一樣。女性再也不必須是「家庭主婦」了。現今,初為人母的平均年齡是二十六.三歲,比一九七○年代時年長五歲。擁有大學學歷的女性初為人母的平均年齡更高達三十.三歲。
  當然,不只有順性別的男性和女性想生小孩。同性伴侶、單身者,還有跨性別人士也能透過生殖技術的輔助獲得親生子女,或藉由捐贈受孕和代理孕母的方式獲得小孩。同性婚姻現今已是聯邦政府的保障權利,酷兒伴侶在五十個州內皆能合法認養小孩。
  有了這麼多選擇,你該如何選擇並安排時間表,才不會讓你驚慌失措呢?我們會努力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我的意思確實是指「我們」:你是讀這本書的人,而我是寫這本書的人。
  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小孩,但想要小孩並不等於已經準備好擁有孩子。我在二十四歲時被診斷出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我的醫生告訴我,如果想要生小孩,現在就該生了。彷彿生小孩很容易。沒錯,在世俗觀點的假設下,我的年紀更大、事業有成,而且有自己的房子, 我應該準備好了。然而現實是,二十四歲的我住在沒有電梯的五樓房子,身上背了好幾萬的學貸,生小孩讓我覺得不太負責任。
  被診斷不孕之後,憂鬱情緒鋪天蓋地而來,渴望懷孕的念頭將我吞噬。絕望之中,我嘗試戒掉含有麩質、糖、酒精和咖啡因的食品,我甚至考慮報名臨床試驗,將卵巢切丁浸泡在培養液裡,然後再植回體內,希望這樣可以製造出更多卵子。我想要、我必須知道我的身體可以這麼做,就算因此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幸運的是,我意識到自己有了賠上身體冒死生孩子的想法,意味著我的狀況並不理想。我開始看心理醫師,正巧她也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沒有小孩。由於時間寶貴,我也安排讓生育專家看診。當我告訴他,自己還沒準備好生孩子也負擔不起凍卵費用,但仍想要有其他選擇時,他建議我開始進行不設防的性行為,因為「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奇蹟何時發生」。
  消極的醫療建議著實令我感到失望,因此我找了第二位專家,他的專長是幫助年輕癌症病患維護生育力。我不太記得看診的內容,但當我聽見他對著已經和我在一起兩年的伴侶說:「能和她這種人在一起,你真是個好男人」時,我的腦袋已無法繼續進行之後的對話。
  似乎並不值得,因為沒人能保證一定會成功。此外,我也還沒準備好懷孕。因此,我決定暫時不再去看醫生,先存一些錢,當我準備好做試管受精時,才有辦法負擔。
  停止就診期間,我的焦慮並沒有消失。我知道自己必須安排好時間表。我的卵巢情況很糟,可能是因為我在十幾歲時動過五次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手術,但在那之後我每個月還是有月經和排卵(這是個好現象)。你怎麼知道自己何時準備好生小孩呢?我問了每一個能問的人,包含朋友、家人,甚至是酒吧裡的陌生人,但只得到一堆的「我不知道」。
  儘管感到孤獨,但我越深入挖掘,就越意識到我的擔憂相當常見。還有許多二、三十歲的人,有些有生育問題,有些沒有,都在思索各種與現代育兒相關的問題,諸如:打零工如何負擔的起生小孩?或是,在全球暖化的時代,生小孩真的有意義嗎?我因為受夠了找不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便開始自己做起研究。而這些研究最終讓我找回足夠的自信,開始接受不孕的治療。
  我希望這本書也能為你帶來類似的效果。這是你的書。你可以在書裡寫字、畫重點,或在書頁上折角以便日後重讀。你也可以拍下章節中一頁,當你媽開始聊到想抱孫子時,就把那張照片寄給她,藉此處理別人對你的期望。如果你覺得家庭計畫的想法對你來說負擔太重,你也可以對著這本書吼叫,我不會因此感到被冒犯。
  本書共分成四大部分,幫助你決定是否、何時、如何成為父母。我建議你一頁一頁的讀這本書(噢,我這麼說並不是因為這本書是我寫的)。之所以建議你該讀完整本書的部分原因是,這本書的內容廣泛、應有盡有。本書並未替性小眾者(LGBTQIA+)開闢專區,因為整本書都會談到酷兒經驗,所以沒必要將其侷限在特定章節裡。如果你對收養感興趣,或許可以將閱讀重點放在關於收養的章節,然而收養的議題也經常出現在書中其他不同的情境裡,如果你不閱讀整本書,就可能錯過一些內容。此外,還有一個你必須讀完這一整本書的理由:你可能會受到一些鼓舞而做出改變。我自己就是如此。
  許多人為了成為父母而尋求不同的管道,他們的故事使我明白,組成家庭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已經不想為懷孕賭上性命,因為我必須活著才能成為人母。我想看著我的孩子成長, 告訴他們這個世界多麼美麗(即使有時候很難找到)。我想幫助他們在學校作業繳交期限的前一晚完成功課,因為我們家的人都有拖延的習慣,該死的基因!
  學習各種成為父母的方式,或許也能帶給你不同的感受。或者,你可能在讀完這本書之後,確定自己並不適合成為父母。這樣也很好。你可以探索各種選擇,並找出適合你的決策時間表。我無法告訴你該怎麼做比較好,但能提供你一些研究、專家意見,以及一些和你經驗類似的人生故事,讓你可以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如此一來,下次有人問你何時要生孩子時(儘管這並不關他們的事),你就會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別以為還有2
0年, 你跟
心理諮商師的
男人觀察室:
愛,要及時:
父母在世時你
如果我的父母
是控制狂:如
如果父母情緒
不成熟:和內
如果父母老後
難相處:如何
【與父母自在
相處】(三冊
如果我的父母
是控制狂(二
如果父母老後
難相處(二版
Copyright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
服務電話: (02)8913-1005 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andbooks@andbooks.com.tw Design By Devis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