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如何從演化舞台中心,走向毀滅邊緣?」
「科技、太空移民、AI 是否能協助人類持續擴展生態位,或只是延緩智人的終結?」
國際知名演化生物學家,
以古生物學、演化生物學、環境科學、未來學為基石,
描繪人類從興起到趨向衰亡的整體圖像——
智人的未來存續,
取決於我們「現在」做出的選擇!
★一部融合大歷史敘事、科學前瞻觀點,探索人類過去、現在與未來存續的深刻省思之作
★作者亨利・吉(Henry Gee)為國際知名古生物學家、演化生物學家、《自然》資深編輯
★本書系列作《地球生命簡史》榮獲2022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
《智人生命簡史》是一部觀點新穎的鉅作,國際知名學者亨利‧吉融合古生物學、演化生物學、環境科學、未來學的推想,作出大膽的科學證詞:
「正如恐龍曾經輝煌卻終究消失,
智人也正走在一條不可避免的衰退與最終滅絕之路上!」
作者從地球演化與深歷史(Deep History)的觀點論證:
人類或將無法倖免於物種滅絕的宿命;我們該如何在「現在」做出選擇,找到存續解方?
★物種在達到巔峰後,即進入與地球的對抗階段——智人可以是例外嗎?
#現代智人:古人類雜交的產物 #代謝症候群反映演化 #創始者效應與遺傳疾病
#智人從地球上消失:未來一萬年左右 #拉帕努伊島給世人的警訊
智人在極短時間內主宰了地球生態系,為何竟可能在未來一萬年間滅絕?要測繪智人衰亡的過程,就必須了解智人在巔峰時期做了些什麼:
作者從古人類的起源談起,帶領讀者回到三百多萬年前的東非平原,逐步建構出人類如何成為地球的主宰;智人驅逐了所有其他人屬物種,憑藉農業、科技與組織擴張到地球的每個角落——然而,正是這種前所未有的成功,讓人類自身成為生態系統中最危險的不穩定因子!
作者巧妙借用愛德華‧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描繪帝國注定衰亡的筆法,指出「人類帝國」早已遠超地球所能承載的限度,智人因此也已邁入巔峰之後的下坡路。他以現代生物學與人口統計數據,揭示全球生育率下降、資源匱乏、戰爭、疾病風險與氣候變遷,已共同塑造一場隱形而深遠的危機。這真的不是幻覺——
「若不採取積極作為,在人類演化時間尺上,一萬年內滅絕極可能發生!」
★人類文明能否逆轉「巔峰後衰亡」的宿命,而非等待災難的終局?
#人類引發第六次大滅絕? #肯定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 #每個物種都會建構自己的生態位 #從殖民前例看太空擴張 #未來兩個世紀內人類須做出改變
本書並非絕望的末日預言。作者指出,智人是極具破壞性的物種,卻也極富創造力!要找出人類未來存續的解方,我們必需立即在技術、倫理與全球合作上做出最重要、最根本的變革:
•技術創新:研發垂直農業、人工光合作用、替代性蛋白質來源等,以減輕地球壓力
•女性賦權:以教育、性平賦權女性,提升女性參與社會正義、地球承載力等重大決策
•綠色革命2.0:深化永續思維、提升生態服務價值等,以穩定文明未來
•太空移民:擴展人類生態位、在不同星球上分化演化,重新啟動「演化時鐘」孕育新的人類物種
作者也提醒:技術與科技僅是短暫的延命工具,若無法結合種群的多樣化,仍無法改變滅絕趨勢;太空或許是人類未來演化的一個分支,然而這是一項充滿不確定性的生物實驗,也不應是逃避責任的出口——
「離開地球」不一定比「修復地球」更容易或更快!如果人類想要獲得離開地球的權利,得先學會愛護與修復這顆孕育了我們生命的星球,以及與我們共享這顆星球的所有物種。
★來自地球生命史深處的科學證詞,對智人存續的清醒診斷
作者以幽默銳利之筆,挑戰我們對「人類中心」「人類例外論」的迷思,引爆關於物種命運與科技可能性的辯證。書中清楚解釋紅皇后假說、定向演化、物種滅絕模型、人工光合作用、基因瓶頸等複雜概念,卻不流於艱澀,是近年少見的科學敘事傑作。
本書具有強烈的思想啟發性與現實急迫感,對每一個關心人類命運、地球生態與自身位置的讀者來說,是不可錯過的精彩思辨,也是我們理解現實、探測未來與建立希望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