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暢銷逾50萬冊的「The Shortest History」系列
篇幅最短、時間跨度最大(138億年)的作品
◆◆◆
將眼光拉遠鳥瞰138億年
能使我們超越人類事務的紛亂
看清歷史的整體樣貌和軌跡
◆◆◆
跨越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界限
以比爾‧蓋茲大力推行、全新的「大歷史」角度
看待地球與人類的起源與發展
◆◆◆
《時代》雜誌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約翰•葛林(John Green)專文推薦
◆◆◆
只要花一個下午閱讀,就能獲得改變人生的知識與觀點
這是一本為每一位對世界充滿好奇、渴望理解世界的人而寫的書,
也是一場穿越生命、宇宙和一切事物的迷人旅程,
不僅將重塑你對世界與其歷史的想像,
也會讓你敬畏自身的存在,
並從中找到在未來蓬勃發展的生活方式。
全球第一位「大歷史」博士大衛‧貝克,以最簡潔易懂的文字,帶領我們橫跨138億年的世界歷史,了解關於解宇宙與人類的故事。
書中涵蓋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重大事件,從最初的大爆炸、原子到生命的演化,再到人類和我們所創造的事物。
透過作者巧妙幽默的比喻,讀者不僅能很快心領神會,還會常常為之莞爾:
● 多重宇宙就是桌面上的一個個咖啡杯印
宇宙就像一片朝任何方向不斷延伸擴展的桌面,可觀測宇宙只是其中的一小區塊:就像桌上咖啡杯留下的一圈痕跡,而地球,只不過是那圈咖啡印內某處一根微小的木頭纖維。至於「多重宇宙」,也只不過是桌上不同的斑痕或咖啡漬。
● 宇宙中最複雜的結構是什麼?
人類社會是由八十億個飛速運轉的大腦所緊密交織而成的網絡,每個大腦的節點和連結數量比銀河系中的恆星還要多,是整個宇宙中迄今最複雜的結構。
● 「集體學習」是人類的超能力
人類之所以能達到今天的成就,並非因為我們都是超級天才。粗略檢視一下政客、名人或你的姻親,就足以證明這點。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類一眨眼的時間就從石器工具發展到摩天大樓,靠的是「集體學習」的力量。
● 人類最適合過的是覓食生活?
就生物學角度和本能而言,人類最適合過著覓食的生活。這是我們演化設定的本質。自農業發明以來,一萬兩千年間發生的所有巨大改變,並未留給我們足夠的時間去演化和趕上變化。簡言之,我們是穿著時髦鞋子的穴居人。
● 21世紀發生的事情無比重要
在宇宙日益變複雜的大背景下,現在活著和未來幾年將出生的人類行為將產生放大的影響,其重要性會遠超過以往三十一萬五千年來的任何人。因此,你一生中所做的每件事都很重要,可能會影響未來——以前極少有個人行為能做到這一點。
作者融合了化學、物理學、生物學、考古學和人類學等跨領域的洞見,回答了一些最根本的問題:
時間是如何開始的?為什麼物質存在?是什麼讓地球上的生命成為現在的樣子?我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他不僅以宏觀的視角審視歷史,更為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以及我們仍可以在地球命運中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最清晰的圖像。
【本書特色】
★ 以比爾‧蓋茲大力推行的全新「大歷史」研究方式,結合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全景式地呈現地球歷史的完整圖像。
★ 作者為全球第一位「大歷史」博士,也是知名YT節目《大歷史速成課程》(Crash Course Big History)的撰稿人,善於將複雜的知識化為一般人都能理解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