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平仄、合押韻,
在講究詩詞格律與詞牌的限制中,創造無限之美,
從鑑賞到創作,格律入手,抒情上手
詩詞不只是紙張上的文字藝術,藉由平仄對仗,以隱晦朦朧又深刻動聽的手法,讓其中蘊含的意喻和情懷躍然於紙上。懂得詩詞格律的入門技法,不僅能掌握寫作訣竅、創作文字藝術之美,還能鑑賞古詩詞,真正理解詩詞的「形式美」與「意境之美」。
★★作者師承「一代詞宗」夏承燾,打造品味詩詞基本功:先讀詩、後學詞,一次看懂詩詞的格律,理解如何全面鑑賞!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哪個詩句讀起來更活潑、有變化?
▲一首對仗與平仄整齊相對,一首踩了平仄的違規線,兩句詩的節奏感因此大不相同!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李清照
「雪深山塢,煙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一笑燈前,釵行兩兩春容。」──吳文英
兩首詞句出自同個詞牌〈聲聲慢〉,但何以李清照所作的詞絕世傳唱,後者由吳文英所寫的詞作卻較少被人提及?
「詩」讀起來鏗鏘有致,因為它講究聲律與格律:
→平仄:以聲音的抑揚頓挫,讓文字產生音樂般的「節奏美」。
→押韻:透過聲音的迴環讓文字擁有「和諧音感」。
→對仗:詞性兩兩相對、形式工整,打造文字的「結構美」。
→格律:五言與七言的律詩、絕句及詞牌,在侷限之中創「意蘊無限之美」。
「詞」讀起來綿長溫潤,因為它所受的規範不像詩那樣嚴格:
→詞牌:詞的格式名稱,每個詞牌都有一個詞譜。
→詞譜:詞的格式要求,規定一首詞的文句、字數與平仄。
→單調、雙調:單調的詞只有一段,往往是一首小令;雙調的詞分兩段,是詞中最常見的形式。
→詞韻:比起詩,其用韻更寬,押韻的位置也多種多樣。
本書從格律入手,透過58首唐宋詩詞深入淺出,技法與鑑賞並重,分析與教學兼備,將千年前的文字美學經典轉化為易懂易學的內容,寓欣賞於剖析格律,讓千年後的我們也能一窺堂奧,輕鬆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