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給全家人的芳香分子療癒地圖
【痘痘腫毒】
療癒分子 萜品烯四醇
代表精油 茶樹 ● 甜馬鬱蘭 ● 月桃葉 ● 格陵蘭喇叭茶
芳香分子小檔案
主角大名 萜品烯四醇
所屬家族 單萜醇類—滋補
香氣特質 中庸的藥草綠涼調香氣,有如剛生芽的嫩葉
儲存年限 較短,請勿陳放,氧化後有刺激性
安全等級 高
用法注意 避免將未稀釋之精油大量使用於皮膚。
建議濃度 長期使用時,100ml按摩油中萜品烯四醇類烯類精油最
好不超過200滴。
萜品烯四醇是純樸的中堅分子,雖然並沒有突出的個性,但觸感溫和,效果實在。它的香氣對自律神經有調節作用,讓人晚上舒服好眠,白天清醒振奮,是適合長期使用的理想戰友。要留意的是, 萜品烯四醇成分在長時間轉化後,對塑膠會略具融蝕性,常有人發現茶樹精油的瓶蓋變黏而被嚇到,儲放請小心,或盡快用完。
身心對症 安內攘外,適應環境
坊間芳療抗痘配方五花八門,從清潔抗菌、油水平衡、荷爾蒙調理,甚至排毒解毒,都會被列入治療計畫,是個需要多方思考的主題。痘痘的元凶—痤瘡桿菌,特別熱愛皮脂,油膩的臉部宛如一座大型餐廳,讓它們暢快淋漓的大吃大喝,伺機造成感染,還釋放出讓皮膚發炎的毒素。以往人們認為 ,只要把細菌都幹掉就沒事了,但過度洗臉抹藥,反而帶來刺痛感,讓肌膚更脆弱,過一陣子問題又捲土重來。新研究指出,與其來個格殺勿論,不如保持菌種生態平衡,讓好菌抑制壞菌,難怪溫和抗菌又消炎的萜品烯四醇,會成為治痘基本處方。
時常滿臉豆花的人,多半有體內外環境失調,抗壓性低,在新地方容易與人衝突、變得孤立或不愛出門等情況。除了長痘以外,毛囊炎、脂漏、丘疹等問題,也總是春風吹又生,這一切都牽涉到內分泌、免疫、神經等三大系統之間的平衡。萜品烯四醇是增加「適應力 」的芳香分子,讓我們在身心面對挑戰時,做出適當的反應。
療癒原理 平衡菌相,消炎退紅
萜品烯四醇是激勵又安撫的成分,性質溫和,親膚性高,擅長處理壓力帶來的長期問題,像皮膚缺水、皮膚屏障破壞、慢性感染等。它有掃除病原體的功力,可用於皮膚感染或膿腫、癰癤,甚至改善「蠕形蟎蟲」引發的皮膚炎。
芳療界認為它激勵免疫球蛋白IgA,這是種分泌在汗水、唾液、乳汁等體液中的抗體,可防禦病原體入侵。有些人臉部和頭皮像個大油田,反覆紅癢長粉刺,T 字部位粗糙脫屑,本以為是普通痘痘,後來才發現遇上棘手的脂漏,萜品烯四醇抵抗造成脂漏性皮膚炎的皮屑芽孢菌,對口腔保健也很好(牙齒不好容易長痘)。
痤瘡桿菌很容易引起發炎,如果發炎太久,還會色素沉積,造成痘印!萜品烯四醇有多重消炎功效,清除自由基,減少細胞激素和發炎因子(如前列腺素 PGE2、介白素),又壓制過高的組織胺,安撫紅腫熱痛挺有一套。
精油選項
茶樹—皮膚反覆長痘感染(★最推薦)
它的真正價值,其實並不只限於抑菌,而是維繫皮膚與黏膜的免疫環境,使體表菌相穩定,並減少油脂分泌。如果苦於反覆出現發炎痘,或長痘範圍較廣,茶樹是理想的選擇。
甜馬鬱蘭—額頭和髮際線小凸起
平衡力作用強大,是處理自律神經失調的第一選擇。萜品烯四醇比例與茶樹相當,卻少了桉油醇,對大痘的滲透力不突出,但可減少焦慮熬夜後額頭髮際粉 刺、毛囊炎等小凸起。
月桃葉—T字部位淨化調理
近年以抗痘新星的姿態風靡日本,不過坐擁17種原生種的台灣,才是它真正的故鄉!各產地月桃香氣不同,通常都含萜品烯四醇、桉油醇、樟腦等成分,適合淨化調理皮脂腺旺盛的部位。
格陵蘭喇叭茶—不明丘疹腫毒
這是生長在極地的解毒藥草,如果你身處污染嚴重的惡劣環境,常上濃妝,或日夜顛倒作息失調,出現不明丘疹、腫毒、陳年老痘,別忘了用它做全身大掃除。
其他選擇
若沒長痘痘,但皮膚黏膩潮濕、發紅長小疙瘩,含有萜品烯四醇的杜松漿果、薄荷尤加利、薑黃葉、泰國蔘薑等排毒精油,也可進行內外體質和膚質調理。
調配密技
經期前後長痘配方
茶樹 10 滴
玫瑰天竺葵 8 滴
藍膠尤加利 5 滴
芫荽籽 5 滴
松紅梅 3 滴
基礎油 50ml
出油脫屑小痘群配方
甜馬鬱蘭 10 滴
月桃葉 8 滴
沒藥 8 滴
廣霍香 3 滴
佛手柑FCF 3 滴
基礎油 50ml
囊腫大痘防疤配方
茶樹 10 滴
格陵蘭喇叭茶 5 滴
醒目薰衣草 8 滴
藍艾菊 4 滴
白松香 4 滴
基礎油 50ml
●ch4.癌症康復照顧芳療對策
part1.關於癌症,精油可以做的事
這些年來,因緣巧合下,我開始思索芳療在癌症方面的發揮空間,結識了不少癌友,也長期為一些個案提供建議,最常被問到的問題通常是:「精油究竟能不能抗癌?」
根據研究,精油中的許多芳香分子,有破壞或抑制腫瘤的作用,機轉則很多采多姿。從最基礎的消炎、抗氧化、抗誘變,到影響酵素和免疫系統、促進自噬、抑制血管新生、抑制增殖和遷移,甚至直接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可以說無所不包。在此仍然要重申,這些成果大多來自體外試管或動物實驗,而人體到底有什麼反應?要仰賴規模更大更嚴謹的研究計畫,才能被驗證。有效劑量究竟如何?該怎麼精準的把芳香分子輸送到目標組織?這些又是另一個難題!
隨意宣稱「精油抗癌」是很不負責任的。這世上有一些事物,無法單憑信念就完全掌控,我們應該拿出謙卑誠實的態度,樂觀看待植物的潛力,同時也要瞭解:自然療法有它的侷限性。更何況芳香療法的最終目標,並不是「治病」,而是「治人」。
另一部我很喜歡的電影《心靈點滴》(Patch Adams)中,飾演小丑醫師的羅賓威廉斯,是這麼說的︰「若只治病,那麼有輸有贏;如你治人,保證一定會贏。」
我們正在面對一個複雜多變、聰明狡詐的敵手,腫瘤為了求生突圍所做的變異,時常超過想像,有幾個人,就有幾種狀況,每個病程都獨一無二,絕對沒有萬用偏方存在!若把焦點全放在病症上,結局不見得符合期待,但如果目光放回人身上,專心的療癒眼前這個會哭會笑、最神聖也最渺小的、完完整整的人,你必將得到美妙的回報!
精油之所以充滿療癒能力,並非因為化學成分,也不在於有哪些藥理機轉,而是因為它如此美好!有些人從文學和詩歌裡找到救贖,有些人在宗教信仰中找到歸宿,而植物則擁有另一股力量,以香氣洗滌我們,使靈魂在水裡來、火裡去的淬鍊中愈見光輝,感到寬慰和喜悅,而「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NK細胞(自然殺手細胞)是體內監控攔截腫瘤的免疫戰士,它先以穿孔素(perforin)讓癌細胞破洞,再將其毒殺。「免疫療法」有一種方式,便是抽取患者的NK細胞,培養增加後再注射回身體,但外來援兵消耗完就沒了,究竟需要多少量才能發揮作用,也沒人說的準。理想的日常防癌,還是由自己來實踐比較好,事實上,活化NK細胞最簡單的方式,居然是「開心大笑」!
促使癌症發生的原因很多,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長期不快樂」這件事。而創造愉悅的心情,一向是芳香療法的專長,只要是帶來幸福感的氣味,都有機會助癌友們一臂之力,例如廣受歡迎的柑橘類,或長輩們很愛的檜木、檀香,都可列入配方。想提升免疫力,其實也不用非得花大錢買精油,根據日本研究,只要做一趟山間散步,徜徉在充滿松油萜的森林中,NK細胞的數量就會提升,而且旅行歸來之後,效果至少持續一週。
動物實驗也顯示,松油萜雖然無法直接抑制黑色素瘤的癌細胞,但當小鼠生活在富含松油萜香氣的環境中,身上的黑色素瘤,居然比對照組縮小40%。芳香分子和癌症之間,不一定是硬碰硬槓上,而另有一套療癒機制。
什麼是療癒?療癒不是與疾病相互廝殺,而是真誠的凝視自我。什麼是康復?比起活的久,更重要的是活的好!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認識癌友們常見的疑難雜症,以及應付各種狀況的芳香分子。
●特輯 照顧者的自我療癒指南
Part1.照顧別人前,先照顧好自己
照顧者常見的自律神經問題
在討論照顧者的煩惱之前,讓我們先來認識這個最重要的概念—「身心合一」生理現象與心理活動不能分割,每種症狀背後都隱藏著某些情緒癥結,一切喜怒憂懼,都以最虛弱的器官為出口,不同個性的人,會產生不一樣的健康煩惱,這就是所謂「疾病人格」。
身心合一與疾病人格
若想擺脫疾病,必須先修補千瘡百孔的靈魂,這是芳香療法的基本前提,但只要仔細觀察,便會察覺一件事,急需被修補的對象,其實並不只限於患者本人,他身邊最親近的照顧者,就像一面鏡子般,時刻映照出類似的特質。身體是心靈的鏡子,而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彼此都能在對方身上,望見自己的倒影。
讓我們舉高血壓為例,血壓偏高的人,多少都有些完美主義和成就取向,勇於一肩扛起責任。他們對自己和別人期待很高,通常會成為嚴格的父母與伴侶,甚至是控制狂!萬一事物不照預期發展,即使強求表面平靜,血壓仍會節節上升。
習慣讓生活高速運轉的患者,常抱怨吃了降壓藥物會「沒勁」,激昂的狀態一降下來,反應力和效率就容易減退,於是他們常排斥治療,甚至主張沒有監控血壓的必要,認為靠意志力就可以控制身體,卻不願意改變原本的生活模式。
家族情緒移轉模式的影響
照顧這些人,往往不得不與他們發生某種衝突。但在同時,照顧者本身也是潛在的血壓風險族群,看護家人的過程裡,不知不覺中逐漸怒氣攻心,又把新產生的不滿丟回給對方,形成惡性互動。
家族中,情緒會由一個人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宛如山谷間的回聲,任何一個成員,都有機會觸發連鎖反應,讓情緒在群體裡迴盪反射。結果同一個屋簷下,或許有好幾個人,都會出現一樣的健康問題,這不是單憑飲食或遺傳就能完全解釋的。惟有看清這些模式如何形成、如何重演,才能找到解決之法。
如果和高血壓的人相處久了,自己血壓會往上竄,那麼和其他疾病患者在一起,難道也會跟著不舒服?嚴格來說,確實可能,但這絕不是什麼傳染,而來自情緒的流動擴散。每個人呈現出的症狀型態不同,但在照顧者身上,最普遍的問題是「自律神經失調」。
照顧者,如何擺脫自律神經失調
在自律神經的調理上,可把桉油醇迷迭香、真正薰衣草這兩個經典精油當作主 力,分段交替運用。桉油醇迷迭香激勵交感神經,適合白天;真正薰衣草提升副交感神經,適合夜晚,再搭配其他滋補平衡的精油,更有助修復情緒。無論煩惱來自外在軀殼,還是內在世界,我們終究會在香氣裡挖掘出真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