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世界又何以能如此美麗?」
──韓江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最新散文集
收錄「諾貝爾文學獎」致辭全文
◆
以冷靜又熾熱的文字縫合傷痛
講述愛與生命的文學宣言
從花園到書頁,從傷痛到和解,
韓江以最細膩靜謐的筆觸,
寫下關於生命質地的根本思索。
◆
本書是韓江榮獲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後,最新出版的作品。收錄了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致辭全文〈光與線〉,得獎感言〈即使在最黑暗的夜晚〉及茶杯捐贈感言〈小茶杯〉;還有三篇未發表過的詩作與散文:〈朝北的庭院〉、〈庭院日記〉、〈再多活一些時日),其中〈庭院日記〉是她在獲得真正全然屬於自己的第一個家後,所寫下的庭院植物觀察日記。全書共十二篇作品,搭配韓江自己拍攝的照片集結而成。
她的獲獎原因是「以強烈而詩意的散文直視歷史創傷,展現人性和生命的脆弱」,書中特別提到她創作《少年來了》與《永不告別》時的心境(〈光與線〉、〈出版之後〉),其書寫的光州與濟州43事件,雖然是關於韓國威權歷史的小說,但她在2024年12月發表獲獎感言時,適逢韓國總統短暫實施戒嚴,讓她的書寫格外顯得有現實意義。這也證明了不管文學寫的是過去歷史或想像的未來,都與我們當下的現在密不可分。
在這本散文集裡,詩與散文、日記與照片,錯落交織,重新找到了它們的位置。不管是自我剖析創作的緣起與幕後風景,或是詩作中那些對人性本質、對暴力與痛苦、對愛與希望、對溫暖生命的疑問與渴求,還是日記中聚焦日常感受,如光線方向、季節變化、泥土氣息、植物生長等細微觸感,讀者都可以跟著韓江的所思所想,深入探看其生命軌跡,她創作小說時的所思所感,書寫過程中對生命的提問與思考,她是從什麼樣的問題意識出發、又在書寫過程中如何與自己對抗。透過韓江「詩意散文」與「無邊界書寫」交融,讓我們終於能夠直視這個充滿生命奇蹟與耀眼光芒的世界,並從中獲得安慰與力量。
◆
★回首過往,我閱讀與書寫文學的所有時光,似乎一直反覆經歷這種驚奇的時刻──透過名為語言的絲線,流入他人的肺腑,遇見他們的內在,以及將我視為重要且迫切的提問端出來,讓它們乘著那條線,猶如電流般朝著他人流去。
★陽光穿透樹葉時,會形成透明的嫩綠光澤。每當看到那光澤,我就會產生一種獨特的感受。那是一種彷彿被鏤刻在與植物共生的人類基因裡,近乎本質般的喜悅。……在這個小小庭院溫柔且沉默的懷抱中,每天、每一刻、每個季節,光以它變化的韻律改變了我。
★一個人能做到完全清白嗎?我們抗拒暴力的極限又能到哪裡?若有人為此拒絕隸屬於人類這個物種,他會遭遇到什麼樣的事?
★從第一本小說到近期的小說,在我所有提問中最深的那一層,會不會始終都向著愛呢?那會不會是我生命中最悠遠也最根本的低鳴?
◆
全書特色
◎收錄「諾貝爾文學獎」演講致辭全文、獲獎感言。
◎目前最正式且完整的散文集。可以從這本開始更輕鬆地接近她的文學世界,並且瞭解其創作時的心境轉折。
◎特別收錄八張作者拍攝照片,以及三篇未公開的詩作與散文,尤其是八歲時創作的一首詩,可一窺她早期文學萌芽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