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中年:另一種生活的開始,找到人生下半場的意義
 
熱賣排行榜
紙本書
電子書
莫斯科紳士
精準寫作:寫作力...
哈佛商學院的美學...
貓咪也瘋狂(全彩...
82年生的金智英
痠痛拉筋解剖書【...
刀(奈斯博作品集...
理想的簡單飲食
看懂好電影的快樂...
當時間開始:地球...
 
【生死愛欲 I & II套書】(二冊)
【生死愛欲 I & II套書】(二冊)
Existential Questions: Life, Death, Love and Desire

分類: 人文社科 > 社會人文
書號: EQ1018S
作者: 張燦輝
出版社: 漫遊者
書系: philo-lane ● 哲學與思想
出版日期: 2023-06-19
語言:繁體中文       ISBN: 9789864898275
規格: 15.5 cm * 3.9 cm / 平裝 / 部分彩色
頁數: 760 頁   
定價: 900
關鍵字: 佛洛伊德 易經 希臘神話  生死 欲望 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 伊壁鳩魯 斯多亞 馮夢龍 唐君毅 高羅佩 斯丹達爾 叔本華
哪裡買:
博客來
金石堂
內容簡介

本套書組合:《生死愛欲I2023年增訂版)》+《生死愛欲II

 

談論死亡問題,說的其實是生命問題;

談論愛欲問題,說的也是人生的掙扎與意義。

 

關於生命的問題,關鍵在於人對生命的焦慮(anxiety),而正是這種對生命的焦慮,令我們面對生死愛欲的問題時,更渴望得到答案。換言之,人生的意義無法脫離愛欲與死亡。

 

我們可以不讀孔子或柏拉圖,不研究康德或朱熹,不需要知道海德格,不用關心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但是生死愛欲的問題,每個人無論喜歡與否,都必須要面對,因為,我們早已身在其中。

 

這些問題,或多或少總會令我們產生疑惑。這些問題,是「實存問題」(existential problem),而不僅是「理論問題」(theoretical problem)。不過,這個「實存問題」卻需要以哲學的思路來處理,同時需要放在相關的文化和歷史脈絡來加以理解。

 

《生死愛欲》探討的,就是人生存在的種種課題,

但真正的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人的處境問題。

 

*********

 

《生死愛欲》III兩冊的內容分別是:

【第 I 冊】分為〈希臘神話與哲學〉、〈基督宗教〉兩部分。

古希臘及基督宗教傳統關於生死愛欲的看法,對整個人類歷史文化的長河影響深遠。

在希臘哲學中,最初是透過神話來理解人類的能力,從如何創天造地,到以不同的神祇表達不同的力量,例如太陽神或死神等等。西方傳統中的「欲愛」(eros)與「德愛」(philia)等概念,也有相關的神話傳說,而這些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沒有的。

 

基督宗教包含天主教、新教,以及東正教等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宗教。米開朗基羅的一幅名畫,就是神如何創世,創造出人類,而人透過耶穌基督的話語,得知了亞當犯罪,從而打破了上帝與自己之間的隔閡,因此耶穌基督要為世人的罪負責,在地上受苦,為人類釘上十字架,後來再復活,重新拯救人。這種想法影響著所有西方人的心態。

 

希臘人帶給西方文明理性,是要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而不是透過神的力量來改變的,雖然基督宗教開創了很多新的內容,但這兩者之間似乎潛存了很多衝突。

 

【第 II 冊】包括〈中國傳統〉、〈近代到現代西方〉兩部分。

在西方世界中,「愛」可以分為四者:欲愛(eros)、德愛(philia)、神愛(agape),以及浪漫愛(romantic love)。西方世界關於愛的哲學很多,然而中國哲學以理論的方式來講男女之情,卻是極少的,但中國文化中,卻有很多關於情的文學。情,在中國,似乎是屬於文學的。

 

作者從一幅中國春宮畫開始談中國的「愛」與「情/欲」。在這幅春宫畫裡,男女在性交過程中,有個小孩在他們旁邊吃東西、玩耍,而且這小孩可能是他們的子女:「這幅畫應該是出現在晚明,而這幅畫的內容,橫顧世界各地的情色藝術,從沒看過男女性交場景中,會出現小孩在玩耍。即使是布雪(Francois Boucher)這位著名的法國畫家,透過神話來表現性愛,在《海克力斯和歐斐爾》(Hercules and Omfala, 1735)畫中出現了小孩,但這兩個小孩與成人之間並無血親關係,他們是邱比特(cupid)小愛神。日本的畫家勝川春章,大概在中國清初的時候,畫了十分多的的春畫,但也絕無小孩在旁的性交畫面。」

 

作者認為,中國文化強調感性心理與自然生命,其中一種文化特徵,便是李澤厚所為的「樂感文化」,而不像西方那樣的罪感文化。或許正因為這個基本的不同,中國與西方世界對於生、死,以及對於情、性、欲,就有著很不一樣的看法。

 

*********

《生死愛欲》兩冊談論的領域廣闊,從儒釋道到唐君毅,從柏拉圖到21世紀的網戀,包攬古今東西。不過,只要掌握某些線索,從海德格哲學的一些關鍵詞著手,就不會迷失在宏大論述之中:

第一個關鍵詞是「生命」。

第二個關鍵詞是「世界」。

第三個關鍵詞是「時間」,具體點說,就是「歷史性」(Geschichtlichkeit, historicity)

 

這兩本書沒有告訴讀者「真愛」是什麼,因為它根本無意提供一套關於「愛」的絕對標準,讓大家去遵從。

 

這兩本書更重視的是,如何從人的經驗出發,呈現「愛」的可能性——愛的類型是如此豐富多樣,有欲愛、德愛、神愛、浪漫愛,也有中國的「情」。

 

人類的愛是自由的,可以是這樣、可以是那樣。愛的歷史,讓我們從獨斷與狹隘的狀態之中解放出來。

 

愛,是回答人類生命意義的關鍵,

愛欲,是追尋不朽的欲求,

而博愛也是藉著上帝的愛來回答人類生命意義的問題。

這些,都是解答生命與死亡問題的一些方向。 

作者簡介

【作者】張燦輝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及研究院畢業,德國佛萊堡大學哲學博士。研究興趣包括現象學(特別是胡塞爾和海德格哲學)、愛情哲學、死亡哲學、烏托邦思想、幸福論、大學與通識教育理論等。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及教授、大學通識教育主任、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主任、通識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領袖培育課程主任。2012年退休。

近著有:《異域》(2017)、《Existential Questions》(2019)、《存在之思》(2019)、《悟死共生》(2019)、《我城存歿》(2021)、《為人之學》(2021)、《山城滄桑》(2023)

攝相現象學著作有:proximity and Distance, 2019,《攝、相、現象學》(2019) Earthscape. 2013, Kairos: Phenomenology and Photography, 2009

業餘興趣:攝相、篆刻。 

目錄

目次

《生死愛欲》I

 

代序  劉保禧撰

前言

導論  生死愛欲:關於人類的處境的哲學

 

第一部分  希臘神話與哲學

1  古希臘傳統下的愛與欲——愛若斯

2  柏拉圖《會飲》中的欲愛思想

3  古希臘傳統下的死亡——塔勒托斯

4  柏拉圖《斐多》中的死亡思想

5  亞里士多徳《尼各馬科倫理學》的德愛

6  欲望的治療 I——伊壁鳩魯式的方案

7  欲望的治療 II——斯多亞學派的方案

 

第二部分 基督宗教

8  情欲——基督宗教的回答

9  死亡——基督宗教的回答 I:《舊約》

10  死亡——基督宗教的回答 II:《新約》

 

*********

 

《生死愛欲》II

 

第三部分  中國傳統

11  生死愛欲與中國人文傳統

12  儒道論死亡,不朽與道教不死之追求

13  情為何物與《情史》之情的現象

14  唐君毅之情愛哲學

15  色欲與房中書

16  情欲之衝突:《癡婆子傳》

17  浪漫之愛與道德之情

 

第四部分  近代到現代西方

18  浪漫愛與激情愛

19  愛情為幻象:斯丹達爾與叔本華

20  愛欲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徳

21  浪漫愛情之延續:傳統愛情思想的轉向

22  本己之愛:哲學家的愛情

23  愛情終結之悲劇

24  情愛現象學與愛情意義

附錄  德愛之現象學

後記 

【代序】(摘錄)

——劉保禧(撰)

I.

傳聞29歲是釋迦牟尼一生的轉捩點。那年,俗名「悉達多」、尚為太子的他外出王宮遊觀。在此之前,悉達多一直長於深宮,起居行止被父親限於王城之內。第一次出遊,在路途上,他遇上了一個老人,滿頭白髮,牙齒掉落,皺紋滿臉,身體傴僂,手持柺杖,步履蹣跚,氣喘不已。悉達多深感震驚,首次體驗到「老」是怎樣的一回事。他問隨行的侍者:衰老是否無人可以倖免?侍者答曰:「然。生必有老,無有豪賤。」太子聽後感到惆悵,無心遊觀,遂駕車回宮。心中默默想著:「念此老苦,吾亦當有。」

同年,悉達多第二次出遊,遇上了一個病人。聽到侍者解答:「生必有病,無有貴賤。」他感到惆悵,無心遊觀,遂駕車回宮。心中默默想著:「念此病苦,吾亦當爾。」

同年,悉達多第三次出遊,遇上了一個死人。聽到侍者解答:「生必有死,無有貴賤。」他感到惆悵,無心遊觀,遂駕車回宮。心中默默想著:「念此死苦,吾亦當然。」

這段佛陀的出遊經歷,道出了人的存在(human existence)問題。生而為人,無論種族、階級、性別,同樣無可避免老病死苦。無論生於二千多年前的印度,抑或活於今時今日的香港,亦復如是。換言之,這種「苦」內在於人的存在結構,超越了華夷、貧富、男女的限制,甚至是時間與地域的限制。就算我們不是佛門中人,也普遍地落入「苦」的網羅之中。佛教之所以偉大,首先在其原初的洞見,揭示「苦」之於人的存在,必不可免,「吾亦當然」。至於佛教如何回應人生之苦,有諸種教義與修行,此是後話。

 

自言在香港中文大學度過大半生的張燦輝,也是機緣巧合,著眼於人的存在問題。他在訪問中說過,父親在他讀大學第一年遇上意外喪生,令他頓感困惑:為何我們出生?出生了又要面對死亡?人生在世又有何意義?體驗他人的死亡,悉達多選擇了出家修道,張燦輝則毅然從香港大學建築系轉到中大哲學系,自此踏上哲學之路。

基於生命感觸而進入哲學領域的人,往往有一種浪漫的情懷,不按常理出牌。⋯⋯在大學任職教授,本來最聰明的做法,就是關門研究,潛心寫作,發表期刊論文。偏偏張燦輝選擇一條「愚蠢」的道路,重視教學多於研究,在學生身上花費心力多於自己的著述。上他的課,課時總是超過原來時間最少半個小時,每周閱讀材料總是有過百頁,每年總是躍躍欲試開新課程拓展新的領域。至今七十有餘,講學著述不斷,背後承托著的是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事實上,有生命感觸,從「人的存在」探索學問,正是中大哲學系其中一個悠久的學術傳統。當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談論為學之道,指出「知識」與「思辨」固然重要,但是兩者之外,尚有「感觸」──「必有感觸而後可以為人。感觸大者為大人,感觸小者為小人。曠觀千古,稱感觸最大者為孔子與釋迦。」不諳牟宗三學問者,讀其著述,見其動輒議論儒釋道、康德、海德格等東西學術,很容易就覺得混亂,迷失其中。這是因為不懂得閱讀牟宗三的心法,所謂「感觸」是也。正因為有所感觸,有著存在的感受,所以牟宗三看到的是儒家的「命」、佛家的「苦」、基督宗教的「罪」──綜而言之,都是人的有限性。 必須首先對生命有所感觸,然後觸目所及,無論是康德、海德格 ,或者羅爾斯的政治哲學 ,都可以是生命的學問。

不過,人皆可以對生命有感觸,對死亡有困惑,這些存在的感受不必然化為學問。感觸小者可以因一時興會,長嗟短嘆;感觸大者如釋迦牟尼,則因為洞見人世間的苦相,而有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等諸種教法。那麼,對生死愛欲有所感觸的張燦輝,所成就的學問又是怎樣的呢?

 

⋯⋯)

 

III.

《生死愛欲》上下兩冊,共24章,加上導論、總結、附錄、後記,前後超過40萬字,而且論域廣闊,從儒釋道到唐君毅,從柏拉圖到21世紀的網戀,包攬古今東西。不過,一旦我們把握到前文提及的理論線索,從海德格哲學的一些關鍵詞著手,就不會迷失於《生死愛欲》的宏大論述之中。

 

第一個關鍵詞是「生命」。在1920年代,海德格相當推崇「生命的學問」,甚至「此在分析」也可以說是一套生命哲學:「生命 = 此在,這即是在生命中及透過生命而『存在』的。」後來他有某些理由刻意不再運用「生命」這個字眼,但是截至《存在與時間》,海德格的哲學仍然有濃烈的生命論者的氣息。

張燦輝亦然。從導言到總結,《生死愛欲》一直鞭撻抽離生命的學院哲學:「當然我們都是在大學做學院哲學的,本來是處理理論的問題,一生都是在哲學系度過的。但問題是,若果哲學僅是如此的話,究竟與我們的生活有何關係呢?」

前文提過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有一個「生命的學問」的學術傳統,有趣的是,張燦輝對此並非照單全收,他修正了前賢(包括老師勞思光)的說法。老一輩的學者有深厚的儒學背景,往往判斷中國哲學重德,是生命的學問;西方哲學重智,是理論的知識。 張燦輝卻發現,這個判別東西學術的區分,其實是站不住腳的。西方哲學亦有生命的學問,而且源遠流長。借助法國學者阿多(Pierre Hadot)的研究《哲學作為生活之道》,張燦輝從「生命」的角度重新閱讀西方的哲學史,指出所謂以「知識」為主題的西方哲學,大概只有三百多年的時間。從「生命」的角度切入,反而為東西學術傳統找到了接合點。

 

第二個關鍵詞是「世界」。勞思光最重視「主體性」的概念,幾乎所有著述都有述及。張燦輝很清楚老師的用心,曾撰文討論其「自我」理論。扼要言之,勞思光將自我境界劃分為三種:認知我(cognitive self)、情意我(aesthetic self)、德性我(moral self),即是一般所謂知、情、意的能力。在他看來,以上三種能力雖展現為三種不同的活動,但都統攝於「我」這個主體。論人生苦罪之不可免,以「承當精神」來展現「最高自由」,最後的根據還是「我」:「罪即是罪,苦即是苦,我仍是我。」在海德格的眼中,主體論者以「我」作為知、情、意乃至一切存在者的基礎,他嚴詞批判。究其關鍵,主體被視為「無世界的主體」(weltloses Subjekt, worldless subject)(SZ: 110),主體與世界成為一種對立的關係。我是我,世界是世界,世界只是我所認識的對象,甚或認為世界的存在由我的意識決定。海德格卻認為,我與世界並不是並列的,更不是先有我然後有世界,「作為存在者的此在,總已經在世界中了。」(SZ: 206)例如,是首先有一個足球世界,「我」才可以作為球迷,並以球隊作為我的鑑賞對象。「我」的鑑賞水平,由足球世界的評鑑標準──球隊戰術、球員技術──裁斷。足球世界非由某一個「我」主導,反而是每一個「我」,首先由「世界」這個意義網絡決定「我」之所是(球迷?球員?)以及不同存在者之間的關係(忠誠?敵對?)。

情愛現象的有趣之處,正在於它不可以(也不應該)統攝於某個單獨的主體。一段情愛關係,所說的不是「我」,而是「我們」。孤立分析「我」這個主體有何能力,並不能有效解釋情愛現象。同時,「我們」之間也不是主體與對象的關係,而是兩個主體之間的關係,亦即「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張燦輝就指出,無論是亞里士多德的「德愛」(philia)或是中國傳統的「情」,兩者都是相互性的,這樣才能夠培育彼此的德性或情感。不過,更重要的是,在兩個情愛主體之前,先有一個情愛的世界。每個人一出生,就被投擲於某個既定的世界,世界對「我」來說是被給予的(given),「我」就在這個獨特的社會文化環境下生活。以香港的文化為例,如果我要表達讚賞之情,我應該舉起拇指,不應該舉中指;如果我要示愛,我應該送玫瑰,不應該送菊花。同樣道理,情愛活動的表現方式,並不是直接由我或你來決定。

在這個意義下,張燦輝以一種相當婉轉的方式回應了老師的主體論述。雖然勞思光學貫中西,但論其學術成就,公認是三卷四冊的《中國哲學史》評價最高。縱觀全書,勞思光以「主體性」為綱領,以「心性論」為中心,衡斷各家哲學的是非得失。《生死愛欲》亦有討論中國傳統,而且針對當代的中國哲學研究:

「在中國大部份的哲學討論中,均是集中討論性、情與心的關係,而情這個概念通常是指情緒或者是情感,但似乎是沒有討論人與人之間,如何產生「情」的問題。我們不禁要問:「在日常的人際關係中,究竟人是如何產生相思之情呢?」(第II冊,第13章)

在張燦輝看來,「集中討論性、情與心的關係」的學者(包括勞思光)的焦點是主體的能力──無論那種能力是認知、情意或德性──聚焦於個體生命,遺漏了「人與人之間」的「『情』的問題」。每一個人成為主體之前,其實先有一個世界,亦即「日常的人際關係」這個意義網絡。從主體性到世界,張燦輝巧妙地繼承並回應了老師的問題意識。勞思光為學高舉「主體性」,跟其特立獨行、睥睨俗世的為人匹配;學生卻嘗試告訴老師,還有一個有情世界,我們都是「與共存在」(Mitsein, being-with)。唯其如此,才有這段可貴的師生情誼。

 

第三個關鍵詞是「時間」,具體點說,即是「歷史性」(Geschichtlichkeit, historicity)。對於哲學稍有認識的讀者,應該知道當代的西方哲學可以粗略分為分析哲學(analytic philosophy)與歐陸哲學(continental philosophy)。前者出身的學者,對於後者往往取徑歷史的研究方式大惑不解。研究歐陸哲學的克里奇利(Simon Critchley),就面對過這種質疑。他解釋說,歐陸哲學學者一般採取歷史的進路,因為他們普遍不承認「哲學」與「哲學史」的區分有真確性,他們認為哲學根本是歷史性的。克里奇利指出,這意味著兩點:

1.人類主體的徹底有限性,即沒有什麼在人類經驗之外的類似上帝的立場底參照點,我們的經驗可以由此得到描繪和判斷;或者說,即便有的話,我們對此也會一無所知。

2.人類經驗的完全偶然的或被創造出來的特徵。這就是說,人類的經驗完全是人類的,是由我們塑造和再塑造的,而這種創造的環境確定無疑地是偶然的。

 

第一點針對的是傳統的形而上學與神學研究。這種研究方式通常將人類經驗訴諸一個超越於經驗的領域,通常就是「上帝」。因為人類是有限的存在者,受限於空間與時間;而上帝是無限的存在者,不受空間或時間所限,乃是無處不在的、自有而永有。可是,自從經過《存在與時間》的洗禮,歐陸哲學對於「非時間的存在者」或「超時間的永恆存在者」深表懷疑。海德格解釋過,《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的書名,「與」(und)字隱藏著中心問題。這個中心問題,就是「存在」與「時間」的關連──「存在」不可以不通過「時間」來理解。因此,一切的存在者的存在,若然說是「非時間的」或「超時間的」,其實是不可解的。

早期海德格的探索路向,並不是徘徊於天人之際,將上下而求索,因為訴諸所謂「上帝」其實逾越了人的有限性;他的進路是通古今之變,揭示「存在」被遮蔽的歷史。一言以蔽之,即是以歷史學取代神學的地位。

 

第二點承接第一點的討論。既然論述主題不再是絕對而超越的上帝,那麼人就不再命定「是」(存在)上帝的兒女。不是神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而是人在某個歷史時空信奉了某個宗教因而相信了某種人的形象。那是偶然的(contingent)、人為創造的(created)。領悟了這一點,人就從「上帝」中解放了。人是自由的,可以是這樣、可以是那樣。誠如海德格所言:「可能性高於現實性」(SZ: 38)。

 

再將以上的文字「翻譯」一次,就可以理解《生死愛欲》的歷史性。為什麼探討愛的本質,需要談論愛的歷史呢?因為「愛的本質」與「愛的歷史」,兩者的區分未必有真確性。當我們以為可以直接把握愛的本質,很可能只是被當下的歷史時空所遮蔽。例如,「很多人都以為愛情必然是浪漫愛,只要理解甚麼是浪漫愛的話,就可以了解甚麼是愛情了,其實世間上還有很多種不同類型的愛。」「我們愛一個人,並不只是浪漫愛的」。也就是說,我們狹隘地將「愛」等同於「浪漫愛」,並且渾然不覺。然而,「浪漫愛」其實曲折地繼承了柏拉圖的欲愛(eros)與基督宗教的神愛(agape)。浪漫愛將對象純潔化、形象化、理想化,帶有強烈的柏拉圖主義色彩;浪漫愛也將基督宗教的「上帝是愛」(God is love)顛倒為「愛是上帝」(Love is god)──愛是最偉大的,令人克服一切,甚至跨越死亡(詳見第18章)。愛的歷史,讓我們更理解愛的本質。

這種歷史的研究進路,將情由形而上的領域拉到人間,亦即人的經驗領域。愛的研究,不再是傳統的形而上學或者神學,也無須預設「上帝」是愛的根源。《生死愛欲》沒有告訴讀者「真愛」是什麼,因為它根本無意提供一套關於「愛」的絕對標準,讓大家去遵從。本書更重視的是,如何從人的經驗出發,呈現「愛」的可能性──愛的類型是如此豐富多樣,有欲愛、德愛(philia)、神愛、浪漫愛,也有中國的「情」。人類的愛是自由的,可以是這樣、可以是那樣。愛的歷史,讓我們從獨斷與狹隘的狀態之中解放出來。

 

IV.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2013),透過女主角宮二說出「修武的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個三階段說,我向來有自己一套海德格式的詮釋。

第一階段是「主體性」。無論是修武抑或習文,首要的是成就自己一套功夫。運歷代武學為己用,方為武者;納各家哲學於一身,才是哲人。首先以「自我」為座標,學習才有定向。所看到的不是一套套架構森嚴的功夫或學說,而是能夠入乎其中,將其拆解,然後出乎其內,為我所用。

 

第二階段是「世界」。武術也好,學術也好,都是一個江湖,最忌唯我獨尊。自我提昇之道,恰恰不是排斥其他門派,而是如何將之調和、融合。在電影中,宮寶森在金樓上,表示這輩子「只成了三件事」:(一)合併了形意門和八卦門;(二)主事中華武士會,並聯合了十幾個門派加入;(三)撮成了北方拳師南下傳藝。事實上,三件事只是一件事,就是調和融合各個門派,尤其是南北武術。類比來說,在哲學上,東西學術的調和融合,亦可作如是觀。不囿於東西南北,才見到武術與學術的天地。

第三階段是「時間」。電影中的一幕,宮寶森以前輩的身份聲言「咱們今天不比武功,比想法。」並讓葉問掰開他手中的餅。最後餅掰開了,葉問說出自己的想法:「其實天下咁大,又點止南北呀?勉強求存等如固步自封。喺你眼中,呢塊餅係一個武林,對我嚟講係一個世界。正所謂大成若缺,有缺陷先至有進步。真係洗得嘅,南拳又點止北傳呀?你話係咪呀?」無論南北西東,仍然是空間。南拳北傳,東西交匯,縱使突破了門派與地域的限制,但在時間的洪流的沖刷下,能否傳承下去,實屬疑問。後來宮二表示「我見過自己,也算見過天地,可惜見不到眾生。」因為宮二止於自己,止於南北合流,縱然曾經贏過葉問,但在武術的傳承上,卻是詠春做到開枝散葉。所謂「一代宗師」,不是由一個人獨霸武林,而是做到代代相傳。憑一口氣,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

 

兜了一個大圈,我想說的是,以上就是我對於張燦輝老師的一些個人感想。

 

「生死愛欲」本來是一門課程,現在結集成書,誠為美事。但老師竟然囑我作序,除了感到惶恐,我亦大惑不解。畢竟他的學術圈子都是碩學鴻儒,論學問論輩份,怎樣也輪不到我。為何偏偏選中我?這道謎題,張燦輝老師沒有說破,總之就是要我作序。

在撰寫的過程中,我暗自忖度:這是一次學術回顧!不僅是他個人(主體性),而且是他的東西學術來源(世界),更重要的是,也是我這個學生的學術回顧,讓我領悟何謂學術傳承(時間)。閱讀《生死愛欲》的書稿,我看到他示範如何吸納勞思光與海德格的哲學,藉此踐行自己的哲學計劃。用勞思光的術語,那是「自由」;用海德格的術語,那是「本己」。在哲學的道路上,張燦輝見過自己,也算見過天地,最後用一本《生死愛欲》還諸眾生。我彷彿聽到老師在跟我說:這條路,我未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

 

感謝老師囑我寫序,讓我可以「見自己」──我見到了我倆的師生情誼,也見到了勞思光與張燦輝的師生情誼。勞思光曾經說過,對於師道,只是為了解惑,非為傳道授業。我慶幸自己是張燦輝的學生,也慶幸勞思光是他的老師。師生之間雖有學術傳承,卻無須因循師說。在學術面前,大家都是自由的,無論研究儒家或海德格,重點在於哲學思考的能力,而不在於學說的傳承是否完整。因此,如果我真的做到「傳承」,恐怕原因不在於我是什麼「勞門」或者「海派」弟子,而是有朝一日,我也寫出了一部「我」的《存在與時間》。這才是對於老師最大的致敬。

是為序。 

【後記】「愛欲」已論,「死亡」如何?

 

本書第III冊一共二十四章,從希臘神話,基督宗教,中國傳統思想到現代西方理論,篇幅可算不少,但對於「生死愛欲」人生大問題,儘管千言萬語,仍是掛一漏萬。很多課題沒有處理,很多重要哲學思想沒有充分討論,當然是筆者學識不足,不能全面把握,只能儘自己所學所想對這些實存課題提供理解和分析。

 

但是「死亡」在下半部差不多沒有涉及,筆者當然沒有忘記這重要課題,基本上近代哲學對死亡的反思是因為現象學的興起,對傳統「身體,心靈和靈魂」作為人的理解有根本性的顛覆,是以「死亡」和相關的課題,如「不朽」、「死後生命」再不能以傳統思維方式去處理。海德格在《存在與時間》對死亡的現象學分析影響筆者至深,依海徳格,「死亡」(death)不能作為事件分析,死亡不是人的經驗。也不是在人存活(human existence)之外,而是在存活之內。是以「死亡」應作為「死亡中」(dying)人的活動去理解。對死亡之分析就是對人在死亡中的經驗反思。

 

和「死亡中」同樣成為當代最重要,但並沒有充分討論的哲學課題是「年老化」(ageing)。「死亡」從來都是中西哲學傳統所關心的課題,「年老」並不是。因為每一個人對死亡不能避免,年老卻不是。直到上世紀,無數人年老前已逝世。但到現在,人口老化是社會大問題,長壽不再是祝福説話,很多活到高齡才死去。因此之故,「生死愛欲」不能不將「年老」放入人生處境(human condition)作全盤考慮反思。

 

筆者在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班最後一課(2021/22年度下學期)就是「死亡與年老哲學」(Philosophy of Dying and Ageing),十五週每講三小時。是次講座筆錄現由楊徳立博士負責,並與我同撰寫這書《死亡與年老哲學》,補充《生死愛欲》不足之處。現在積極進行中,文稿期待 2023年初完成,年中出版。

是為後記。

英雄的十則潛
智慧:王浩一
人生的十堂英
雄課:王浩一
手繪希臘不可
思議的神話‧
超神準!改變
人生的100
易經密碼解密
: 幸福的哲
英雄的大抉擇
:王浩一的歷
英雄的頓挫學
:王浩一的歷
我與我的守護
天使:愛爾蘭
生命、學習、
愛:守護天使
量子觸療2.
0:解放你超
愛是正能量,
不練習,會消
這不是你想的
希臘神話:用
談死亡:知性
的,理性的,
英雄的權謀力
:王浩一的歷
最悲傷的一年
,閱讀療癒了
生死愛欲I:從
希臘神話到基
悲傷是這樣誕
生的
我們真的有靈
魂嗎?:死亡
不懂神話,就
只能看裸體了
在進入潛意識
夢境前,請問
童話的魅力:
我們為什麼愛
伊凡.伊里奇
之死【譯自俄
遺忘的慰藉:
遺忘真的只是
漫畫圖解‧不
可思議的希臘
死亡可以教我
們什麼:圓滿
神啊,每天來
點希臘神話負
45個人格原
型:從神話模
死後會發生什
麼事?:超越
神聖旅程:揭
開生命與死亡
情與慾之希臘
羅馬神話【西
埃及神話:創
造、毀滅、復
【泰戈爾精裝
詩集套書】(
凱龍星的療癒
力量:你的靈
【西方文明神
話系列套書】
【不可思議埃
及希臘套書】
【量子觸療套
書】(二冊)
【西方四大神
話套書】(四
【量子觸癒能
量療法】(三
圖解世界5大神
話:從日本、
人類圖爻線全
書:認出隱藏
【斯瓦米‧拉
瑪瑜伽實修系
每天來點神知
識—希臘神話
漫畫國學常識
關鍵字:為思
【謝頓・帕金
人類圖套書】
天堂沒有不快
樂的毛小孩(
寵物通心術(
二版):自學
在雅典學院聽
哲學課:跟著
不懂神話,就
只能看裸體了
旅店主人之歌
【繼《最後的
我想對你說愛
的語言:11
生死愛欲I【2
023年增訂
永不告別
【四大文明神
話套書】(四
句句有梗的希
臘神話:從世
情與慾之希臘
羅馬神話【西
【顧爺的幽默
藝術講堂【暢
【西方四大神
話套書(二版
希臘羅馬神話
:永恆的諸神
【精裝經典故
事集套書】(
周易平解【精
裝書盒版】
哲學經典的3
2堂領讀課:
量子觸療2.
0:解放你超
恐怖盛宴
【量子觸療能
量療法系列套
漫畫圖解‧不
可思議的希臘
Copyright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
服務電話: (02)8913-1005 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andbooks@andbooks.com.tw Design By Devis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