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根本,是先與自己相處,再與世界交往。
★你的自在人生,在莊子這裡★
莊子的人生體悟在今天仍然考驗著每一個人:
見解都有侷限,狀況都會轉化。
有新的正解,就有新的誤解。
《莊子》總會讓人有不同的新領悟,此時的新領悟往往與先賢們有所不同,甚至與自己以往的體悟有別——其中必有誤解,然而誤解是通往真理的必經之路,此刻的見解在未來也終將被新的看法取代。
人一生總在尋找自我,卻常有外物干擾,又時不我待,怎麼會不茫然呢?本書以拆解與重塑方式打開《莊子》,將它內化於我們心中,思辨自身的處世之道:
★你遵守的仁德我也得遵守嗎?
★世間的善惡有絕對標準嗎?
★生命有限,知識無限,問題的答案只有眼前看到的嗎?
★人最終要去往何方呢?
莊子之學講究尊重天性,認為我們必須自己去感悟與啟發。他不是要「指明」一條道路讓人們懵懵懂懂地去走。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自我,對於哪裡才是「明」見解各有不同,答案又怎麼會相同呢?莊子給予我們一個工具,讓我們前往想去的地方:
【逍遙遊】一切逍遙的本質都指向一個命題:如何回來做自己。
【齊物論】世間所有事物分為兩種,一種叫外物,一種叫內心。
【養生主】多自省,養心神,輕名利,求真知,這才像個人。
【人間世】眾生芸芸,福禍紛紛,看清了生命卻不倉促,見多了人世卻仍動情。
【德充符】所謂命運,不過是弱者的藉口罷了。
【大宗師】沒有一帆風順的求道之路,只有百折不撓的成長精神。
【應帝王】以自己的見解來規範他人的見解,必定會讓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莊子》是一本文思哲思皆達到巔峰的千古奇書,他的寓言波瀾詭譎,人們大多讚嘆他的神妙沖虛,然而無論他寫得多綺麗,核心意義在於授人以漁,積極入世,自在處世。
本書以莊子名篇《莊子.內篇》為底本,對當中汪洋恣肆的思維進行深入淺出的拆解。作者巧妙地將莊子思想與現在的社會環境結合,探討成長、夢想、人際關係等,用清晰易懂的方式讓我們能以自我來進行參悟,從中得到屬於自己的理解,跳脫世俗框架、不陷入他人的見解,讓我們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能坦然、自在與豁達。
現在就打開莊子,你的自在人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