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與我-暢銷經典版
 
熱賣排行榜
紙本書
電子書
莫斯科紳士
精準寫作:寫作力...
哈佛商學院的美學...
貓咪也瘋狂(全彩...
82年生的金智英
痠痛拉筋解剖書【...
刀(奈斯博作品集...
理想的簡單飲食
看懂好電影的快樂...
當時間開始:地球...
 
母愛有毒:掙脫束縛療癒母女關係,與自己和解【附錄「情緒筆記」:四步驟消化負面情緒】
母愛有毒:掙脫束縛療癒母女關係,與自己和解【附錄「情緒筆記」:四步驟消化負面情緒】

分類: 心靈宗教 > 心理勵志
書號: SB0039R
作者: 于玲娜
出版社: 日出
書系: Better
出版日期: 2025-10-13
語言:繁體中文       ISBN: 9786267714560
規格: 14.8 cm * 21 cm / 平裝 / 黑色
頁數: 288 頁   
定價: 490
關鍵字: 母愛 親密關係 親子關係 憂鬱 童年 情感依戀 修復 原生家庭 童年創傷 女性心理 母女關係 煩躁 人生枷鎖
哪裡買: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內容簡介
如何從不健康的母女關係中得到解脫?
看似大度的「放下」,常常讓妳誤以為自己「已經沒事了」,
其實內心持續承受著倫理與情感的煎熬,
因而帶來慢性的憂鬱、煩躁或各種身體症狀。
 
  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自己成年後的性格、人際關係、親密關係,甚至是工作表現和人生,都深受童年經歷與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人就算常年遭受心理折磨、感到痛苦不堪,也不願意指責母親。
 
  「妳要是不聽我的,將來一定會後悔!」
  「我這麼做都是為了妳好!」
  「都是一家人,妳還跟我計較這個,會不會太不孝順了?!」  
 
  為了掙脫不健康的母女關係,很多人會試圖去「理解」母親,下意識地希望迅速達成「表面上的諒解」。然而在一段關係中,不解決過去留下的問題,雙方很難輕鬆且自在地往前走。 
 
  正視問題,是修復的開始。探索母親給女兒的束縛,不是要批判、指責、報復或決裂,是要找出痛苦的根源,不期待母親改變,滿懷感激地保持界限—— 
 
  跳脫對立,療癒受傷的內在小孩,學會自我同情、自我認同,開始自我覺醒,坦然做真實的自己,改善身心狀態,掌控自己的生活。
 
  在一段關係中,理解對方也許不是必要的,但唯一必要的是認識自己!
 
  作者結合自身多年心理師的諮詢實務經驗,以「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結構,剖析十五種不健康母女關係的根源、表現和影響。有效的心理諮商,不是避開過去造成的痛苦或尋求迅速的解決方案,而是承載、消化和穿越它們。
 
  本書不是要幫妳改變和母親的關係,是要幫妳回顧、反思、梳理母女關係,消除她留給妳的不良影響,因此必須理解過去的經歷,釋放對母親的各種負面情緒和痛苦,藉由看到自己內心的傷痕,將承受過的所有傷痛轉化為解放自我的力量,真正從積壓已久的關係痼疾中走出來。 
 
專業推薦
 
  書中按照心理諮詢三大問「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安排結構,分別介紹了母女糾纏的定義,母女糾纏的類型及其成因,以及療癒方法。于玲娜老師譯介關於母女糾纏的著作多年,終於寫出此書,匯聚研習心得。——李孟潮,心理學博士、精神科醫生 
 
  這是一本值得所有女性讀一讀的書,因為女性所遭受的心理困擾很多都源於自己和母親的關係,透過了解不同類型的不健康母女關係,你能更好地理解自己與母親的關係如何影響和塑造著自己,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並走出她對你的限制,更好地過自己想要的人生。——Susan Kuang,《斜槓青年》作者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于玲娜
 
  浙江大學心理學碩士,心理諮詢師、督導師,日本東京映心堂心理創辦人。具有十多年心理諮詢從業經歷,超過一萬小時諮詢經驗。在憂鬱、強迫、焦慮、恐懼、疑病以及身體化問題、輕度人格問題、女性成長、創傷陪伴等方面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長期撰寫心理學文章,並開設知識課程「如何與人格障礙型家人相處」,廣受歡迎。著作有《我抑鬱了嗎:抑鬱者自救指南》,翻譯作品有《母愛的羈絆》、《為何母愛會傷人》、《回憶、夢、思考:榮格自傳》等。
目錄

推薦序:女性覺醒自助書
序言:女性成長,從反思母愛的束縛開始
第一章/母女關係的獨特之處
第一節:女性獨特的身體意識及其在母女之間的相互強化
第二節:母女共享更緊湊的生活空間
第三節:母女共同承受時間焦慮
第四節:母職在母女之間的傳承

第二章/不健康母女關係的本質:母職的缺失
第一節:母親的六大職能及其完成度對女兒的影響
第二節:職能一——母親是女兒的創造者
第三節:職能二——母親是女兒的鏡子
第四節:職能三——母親是女兒的性別與身分榜樣
第五節:職能四——母親是女兒的及時響應者
第六節:職能五——母親是女兒情緒的承載者和調節者
第七節:職能六——母親是女兒永遠的大本營

第三章/九種常見的不健康母女關係
第一節:「看不見」女兒的母親和「空心化」的女兒
第二節:實用主義母親和學霸女兒
第三節:焦慮、控制型母親和備感束縛的女兒
第四節:內疚感控制型母親和為母親而活的女兒
第五節:對自己人生失望的母親和「女承母志」的女兒
第六節:自戀的母親和自卑的女兒
第七節:坐在女兒位置上的母親和沒有童年的女兒
第八節:不適當的認同和共生關係造成母女關係孤島
第九節:嫌棄女兒的母親和憎恨母親的女兒

第四章/家庭結構影響下,六種不健康的母女關係
第一節:姐妹式母女關係——親密與排斥的混合
第二節:白雪公主和嫉妒的母親
第三節:「爸爸是壞人」——聯手抗「敵」的母女
第四節:「爸爸去哪裡了?」——相依為命的母女
第五節:女承母業——大家庭中的母親與長女
第六節:重男輕女的母親和「扶弟魔」女兒

第五章/母親糾纏的愛來自何處?
第一節:母親的被害妄想
第二節:母親對被拋棄的恐懼
第三節:母親害怕衝突和對峙
第四節:母親為什麼會沒有同理心?

序言
 
女性成長,從反思母愛的束縛開始
 
  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到,自己成年以後的性格、親密關係、人際關係模式甚至學業和職場表現,都常常受到童年經歷和原生家庭的影響。她們開始關注自我成長,不斷探索自我,療癒內心創傷。
 
  在尋求心理諮商的人中,女性所占比例大於男性。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心理問題困擾的原因複雜而廣泛。如果從原生家庭的角度看,女性的精神痛苦許多都源於和母親的關係。
 
  大部分尋求心理諮商的女性,起初並沒有期待在諮詢室裡談論自己的母親。她們深受困擾的問題大多是各種難以承受的負面情緒和身體症狀,如憂鬱、焦慮、恐懼、強迫傾向、被害妄想等;或者是讓人失望的伴侶關係,如爭吵、冷戰、出軌等;或者是育兒過程的心理困難,如對孩子期待高、沒耐心、傷害孩子的想法等;或者是和上司、同事、家人的關係緊張,比如辛苦付出卻不被認可,難以抑制又無法表達憤怒,和長輩相處不快……。
 
  如果談到母親,她們可能會輕描淡寫地轉移話題:「我媽媽?她對我挺好的,我們之間沒什麼問題。」然後,她們會繼續談論她們不健康的情緒和身體、不負責任的丈夫、麻煩的孩子、索求無度的上司、自私的婆婆等。
 
  對很多女性來說,談論母親對自己的傷害,本身就是個禁忌,這會令她們感到不安,覺得母親為自己付出了那麼多,自己不該談論母親的不是,甚至不該去想這個問題。
 
  但隨著諮詢的推進,她們對當前的困擾不斷抽絲剝繭、尋根溯源,逐漸揭曉的答案往往都會指向和母親的互動。
  ● 常年的抑鬱心境有時來源於「一直沒能從母親那裡得到足夠的關注和回應。」
  ● 一再容忍伴侶的家暴,不僅是因為自己的父親有家暴傾向,更是因為內化了母親在父親面前一味隱忍的態度。
  ● 對一、兩歲孩子的哭鬧很不耐煩,可能是因為自己兒時哭鬧時沒有得到母親的安撫,由此留下的潛意識創傷在此時被啟動了。
  ● 工作上承擔責任太多卻總感覺得不到上司的認可,有時是因為自己獲得母親關注的方式就是努力做事取悅她。
  ● 覺得婆婆對自己不好,有時是因為將自己壓抑的「對母親的需求、不滿和失望」投射到了婆婆身上。
  意識到這些,會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和接納自己,從而更有能力主動做出選擇,掌控自己的生活。
 
  談論母親給女兒帶來的傷害,並不是為了評判母親,指責她、報復她,而是為了讓我們更瞭解自身痛苦的根源,改善我們的身心狀態,真正實現人格獨立和自我成長。
 
  當然,父親也會影響女兒的人格,同時母親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兒子的人格,許多圖書已經用「親子關係」這個概念概括了母女、母子、父女、父子四種關係,並討論「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那麼,為什麼還要把「母女關係」單獨提出來討論呢?
 
  二○二一年母親節時,為了給我的心理諮商工作室準備一些慶祝母親節的文案素材,我用「母親節」三個字在網上搜索圖片,找到了海量的母親節配圖,同時得到一個有趣的發現,我數了前一百張為母親慶祝節日的配圖。
 
   其中十五張圖,是母親和兒子在一起;
   其中十二張圖,是母親和一個看不出性別的嬰兒在一起;
   其中五張圖,母親身邊既有兒子也有女兒;
   其中二張圖,母親身邊環繞著一家老小;
   其中一張圖,母親身邊的人是父親;
   另外六十五張圖,都是母親和女兒在一起。
 
  這個數據讓你感到驚訝嗎?背後的原因無法用三言兩語簡單概括,但如果你有耐心讀完這本書,就不會感到驚訝了。你會發現,和其他三組親子關係相比,母女關係十分獨特,這份關係對女性的一生都有深遠影響。
 
  本書就試圖幫助女性朋友們回顧、反思、梳理自己和母親的關係,識別其中的消極影響,走出母女關係的創傷陰影,為自己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愛,不需要忠
誠?!忠誠並
無心的壞話,
會寄放孩子一
Coach父母
學:從「教養
愛到極致是放
頻率對了,愛
情不請自來!
媽媽的心願清
家庭主夫手記
(合輯本)
孩子,我們一
起靜心吧:正
小小廚房酷食
育: 孩子的
當下的教養:
找回你的自我
母女不易碎:
寫給天下媽媽
覺醒父母:找
回你和孩子的
遜媽咪交換日
記:一樣的育
止痛的秘密:
拯救無數慢性
從前從前‧我
記得
致童年
童年情感忽視
:為何我們總
大腦依戀障礙
:為何我們總
愛麗絲夢遊仙
境【150年
如果我的父母
是控制狂:如
金繕,做自己
的人生修繕師
如果父母老後
難相處:如何
圖解孩子的失
控小劇場:阿
對面的瘋子:
解讀我們日常
撲克命牌・我
的愛情:從生
青少年身心療
癒處方箋:第
童年情感忽視
・實戰篇:長
你不爽,為什
麼不明說?:
他,會是恐怖
情人嗎?:我
媽媽,琦琦,
和她們的女兒
我們的婚姻診
斷書:百年好
謝謝你,讓我
成為爸爸:韓
當下的父母:
你是孩子自愛
圖解青少年的
難搞小劇場:
原生家庭療法
:七個步驟,
猜疑、掌控、
緊黏,為何你
為何你總是憂
鬱不安?:停
情緒共振:親
密關係中,如
同理心的力量
【20年暢銷
控制型伴侶:
干涉、限制、
好好吵架!:
深入內心,挖
【撲克命牌套
書(二冊)】
【童年情感忽
視套書(二冊
【童年情感障
礙】(三冊)
【與父母自在
相處】(三冊
圖解伴侶的衝
突小劇場:自
【打造家庭好
關係套書】(
【喬布拉醫師
和哈佛教授的
【情緒困擾自
救手冊套書】
母愛有毒:掙
脫束縛療癒母
童年情感忽視
(二版):為
12經絡人格
解密:身心共
大腦依戀障礙
(二版):為
如果我的父母
是控制狂(二
如果父母老後
難相處(二版
我想對你說愛
的語言:11
超腦零極限(
三版):抗老
想成為一次元
愛的演化心理
學:從擇偶競
你不爽,為什
麼不明說?(
阿拉斯加韓醫
或許,你該勇
於讓人失望:
頻率對了,愛
情不請自來!
童年情感忽視
2:長大後的
【童年情感障
礙療癒系列套
【童年情感忽
視新版套書】
【情緒自救手
冊套書】(二
其實你得了天
氣病:日本名
孩子,我們一
起靜心吧:正
好好吵架!:
深入內心,挖
重建安全感的
25個練習:
什麼都行妖怪
商店:嘿!說
Colorf
ul~借來的
親密衝突不是
是非題:帶我
愛與覺知的教
養:成為正念
重塑迷走神經
復原力:焦慮
老屋熟成:說
32好屋故事
Copyright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
服務電話: (02)8913-1005 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andbooks@andbooks.com.tw Design By Devis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