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透過直觀與交流,覺察心緒變遷
--徐玟玲(牌卡設計者/作者)
(摘錄)
2012年10月,榮格的首席弟子莫瑞.史丹(Murray Stein)受邀來台灣,進行以《紅書》為主旨的兩天論壇講座。史坦用我們東方的〈十牛圖〉素材來輔助說明榮格的心理鍊金術歷程,讓人備感親和,再加上我有歷程性創作體驗,很好領會。
第二天休息時間,我拿梳理中的自我藝術探索圖文給莫瑞看,他很歡喜地說那些歷程「很漂亮」,鼓勵我繼續梳理它們的脈絡,也樂意我寄去給他看。
那鼓勵很重要。後來,日常的歷程性作品果真被我收拾為藝術治療碩士學位論文,形成了「心理動力曼圓陀羅」圓輪,不但吻合先前的「個體存有之四種普遍性主體型態的心理動力結構圖」,還由於追加更細緻的觀察,因而也能應和塔羅牌大牌圍成一圈所呈現之生命律動--常人潛在集體順應的自然變動律。
特別寶貴的是,我透過反覆墊高層次的書寫,在其中深刻地見證到一種「歷程性藝術表達即療癒」的力量,而這見證,同時轉化為未來的覺察能力。
【這一切,終將水落石出】
結束了一切學業、回到現實後,我在各種工作職場裡運用各種模式,來帶領歷程性藝術創作。2013~2014年主持【嬉心岸.生態藝術遇療】專案時,更以「影像鍊金術」工作坊留下深刻印象。後來,任教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班時,我分享這案例,並實際帶領整個學期的歷程性藝術表達工作。
研究生們畢業後,不少人運用各自領域的獨特性發揮歷程性藝術表達的奧妙,李麗琴就是其中一位,她以獨特的影像技術,持續「影像鍊金術」系列創作。
長期欣賞麗琴發布在臉書的作品,我感受到當年莫瑞勉勵的話語──「歷程很漂亮」,不禁即興留言回應她:「這一切,有一天終將水落石出的。」
【88張圖像形成的起承轉合圓輪意象】
事過境遷,沒想到,如今水落石出的真相,是麗琴的影像作品與我的榮格心得,意外有個機會一起創造一套牌卡!
當我要從那「歷程很漂亮」的大量圖像中,選出一部分來進行為眾人而規劃的牌卡時,我想,要從圖像提取的,不是麗琴個人的心緒或情結,而是能讓常人皆適用的普遍性連結,即榮格說的「原型象徵」,以及他與東方互通聲息的素養--陰陽為用、可見與不可見、流轉與超越等。
因此,我沒有一一打探圖像背後的創作者原始意圖或故事,而是先透過直觀來感應圖像,並與之交流。守候中,焦點圖像逐漸從圖群中站出來,從無序到有序,最後選定的88張圖,可以排序為「心理動力曼圓陀羅」那般起承轉合的圓輪意象。
又經過一段時間的同在與沉澱,我賦予每張圖專屬關鍵字與諭言文字,做為能帶來啟發靈感或平衡感性情緒的功能。
其次,我還選了榮格的《哲學樹》這一書篇來應和,文中是以有如樹生長過程之鍊金術來關照個體化發展,這些筆墨,可用來檢核圖像群裡的許多樹意象和其他原型象徵。(相關的更多內情,可參閱這本牌卡小書冊後續的內容。)
【心緒如生命循環,亦如四季變遷】
榮格認為,最好的心理教材就是大自然。無獨有偶,東方的莊子也愛用自然寓言來說人心。這套牌卡強調生命經常有偶遇、經常要隨機應變,但生命也如自然的季節變遷那般存有律,等待我們去覺察。
一個人,若不曾有過春與夏的各種情感底蘊,沒有對來年人情世故的期待,那秋與冬將沒有轉化見光的餘地。事實上,就連治療室春天,都需要來訪者在各處連結到的獨特資源裡得到更多光明的滋養,才把治療室裡的挖掘物加以合成為好好生活下去的可用之物。
本牌卡特別點出莊子的東方素養,正是希望提醒用牌者,如能運用周身互補資源的陰陽平衡之利,就能發現,原來,心緒如生命循環,亦如四季變遷,時時準備沉落,也時時可以飛揚;能跨越月光下的陰晴圓缺,更能跨越陽光下的冷熱乾濕。
祝福讀者們,透過牌卡找到平衡之道!。